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历史故事《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皇帝》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在这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萧衍(公元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曾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雅馆、士林馆等。据《梁书》记载,梁武帝萧衍为了广泛纳谏,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萧衍还下令颁行新历《大明历》,此历由著名学者祖冲之于50年前刘宋大明年间制定,相当精密,直到此时才被颁布发行。由于萧衍的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发展。

  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而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座座规模宏大,极尽壮丽,耗费无数钱财。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而且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据《梁书》记载,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各地寺庙多达2846座,僧尼82万余人,从而造就了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第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朝中大臣非常惶恐,最终四处凑集了一亿万钱(古代一亿是十万,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才将“皇帝菩萨”赎回,但梁武帝执意出家,不肯回宫,群臣无奈,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萧衍迷恋于佛教,就这样反复四次舍身寺院,追随佛法。

  就在梁武帝萧衍沉溺于佛教不能自拔的时候,侯景之乱暴发了。候景是个已经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曾担任过北朝东魏怀朔镇的外兵使,据《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狡猾多计,反覆难知”。后因在东魏斗争中失势而欲投靠西魏,西魏不肯收留他,他于时转而投靠南朝萧梁,梁武帝不听众人劝阻,执意接受候景来附,并授候景大将军、封河南王,并都督河南诸军事。岂料侯景一到河南,便举兵反叛,四处宣告说南梁朝廷亲信小人,朝政昏聩,又广建寺庙,不问耕织,致使百姓民生凋敝、苦不堪言,迅速招集了十万余众,一举攻破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转眼间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与人接近,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送了,这时萧衍已经八十六岁,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衰,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便被活活饿死了,下场可谓凄惨。

  这是一般流传的萧衍饿死的说法,但有人认为他并非是饿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面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谒”,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让人带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对左右说:“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恐惧,被梁武帝的从容自若镇住,于是便把他软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见他。后来侯景派王纶给萧衍上了几百粒鸡子让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饿死的。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而且上的鸡子有数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东西一定都齐备。其实当时梁武帝已经八十六岁,眼见国破家亡,恶人横行,禁不住忧愤成疾,而自身又被软禁,无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恶化,最终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梁武帝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经很难明察,因为时隔久远,而且当时萧衍是被软禁,身边人员稀少,关于他的行踪不可能有很准确的记载。但无论他是饿死还是病死,自身都是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国库亏空,老百姓民不聊生,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恨。据《梁书》、《资治通鉴》记载,侯景从采石渡过长江的时候,兵马总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台城时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强烈拥护的。而百姓拥护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扬的,萧梁沉溺佛法、僧尼泛滥,朝纲废弛、民生凋敝,虽然侯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却在客观上迎合了百姓的要求,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迅速打败了南梁的三十万兵马,让梁武帝萧衍成为阶下囚。可见梁武帝崇信佛法,并四次舍身侍佛并没有让他得到佛祖的保佑,反而落了个国破身亡的结局。

上一篇:历史故事《抗日英雄范学富》 下一篇:历史故事《城濮战役》
猜你喜欢
锦绣大道
锦绣大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xi d do拼音字母jin xiu da dao拼音首字母jxdd 锦绣大道的百科含义 锦绣大道是香港新界元朗区的一条行车道路,于1970年代建成,为锦绣花园所持有的私家路,由锦绣花园业主私人物业管理及独力出资维修。道路东南与新田公路交汇,西北则在锦壆路交界
奉丹
奉丹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dn拼音字母feng dan拼音首字母fd 奉丹的百科含义 奉丹,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仙耆不上道身边的小道童,手执羽扇,一双水汪汪大眼,个性天真憨直。
王运闳
夹江(今属四川)人。运开弟,孙可望重其兄死节操,聘其作官。行至潞江,投江死。
《神分志夺》来历意思解释
精神分散,志气丧失。《元史.张桢传》:“守京师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籍籍,神分志夺,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忧乎?”见“神摇意夺”。分,分散。志,志向。《元史张桢传》:“守京师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藉藉,~,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
湖广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湖广部、刑部湖广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湖广部”。
峨眉房产网
峨眉房产网的词语属性 拼音 mi fng chn wng拼音字母e mei fang chan wang拼音首字母emfcw 峨眉房产网的百科含义 峨眉山房产网,始建于2010年1月,是专业从事峨眉山市房地产类行业新闻传播、网络信息服务的互联网传媒企业。具有“成交数据”、“新闻中心”、“峨眉旅游地产”、
王銮
王銮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lun拼音字母wang luan拼音首字母wl 王銮的百科含义 王銮 ,明代医家。字文融,号容湖,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得其家传,擅长儿科。所著之《幼科类萃》二十八卷,皆系撷取历代诸家说要,由受胎起直至小儿之视脉观色,都有涉及,其中亦有个人
孙枝娟
孙枝娟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zh jun拼音字母sun zhi juan拼音首字母szj 孙枝娟的百科含义 孙枝娟,女,汉族,安徽灵璧人,大学学历。1980年5月生,2001年12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tng do h拼音字母zhi tong dao he拼音首字母ztdh 志同道合的词语解释志同道合[ zh tng do h ] 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
华英中学
华英中学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yng zhng xu拼音字母hua ying zhong xue拼音首字母hyzx 华英中学的百科含义 华英中学创立于 1913年,为英国循道公会华南教区在广东佛山兴办的著名教会学校。
严亮
严亮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ling拼音字母yan liang拼音首字母yl 严亮的百科含义 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现任《南方日报》摄影记者。
温度探头
温度探头的词语属性 拼音wn d tn tu拼音字母wen du tan tou拼音首字母wdtt 温度探头的百科含义 热电偶由两根不同导线(热电极)组成,它们的一端是互相焊接的,形成热电偶的测量端(也称工作端)。将它插入待测温度的介质中;而热电偶的另一端(参比端或自由端)则与显示仪表相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