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小公鸡的聚宝盆


睡前故事小公鸡的聚宝盆

有一只名叫小黑的小公鸡,他有两个要好的小伙伴小白和小黄。

小黑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树林里刨土找虫子吃。他们无论谁刨到几条虫子,都忘不了招呼大家来一起分享。虽然每天找到的虫子不是很多,甚至有时候还要挨饿,但他们过得很快乐。

一天,小黑正在大树下找虫子,一只乌鸦蹲在树上小声对他说:“喂,小公鸡,你这样忙忙活活地半天也找不了几条虫子,多辛苦啊!南边有一座神山,山上有一只神鸟,神鸟有一个聚宝盆,聚宝盆里有永远吃不完的小米。如果你去神山把聚宝盆要来,你就不用每天这么辛苦啦!”

小黑一听,顾不上和伙伴们打招呼,急急忙忙向神山跑去。

小黑历尽艰险爬到山上。山上果然有一只神鸟,神鸟果然有一个盛着小米的聚宝盆。不过,神鸟告诉小黑:“这个聚宝盆不能随便给你,你要用你所有的朋友来换取。”

小黑急切地问:“怎么换啊?”

神鸟说:“只要你拿到了我的聚宝盆,你所有的朋友就都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在朋友和聚宝盆之间,你到底要什么?”

小黑想了想,说:“好,我选择聚宝盆吧!有了它,就有永远吃不完的小米,没有了朋友,我一样会生活得很快乐。”

神鸟把聚宝盆给了小黑,小黑高兴极了,抱着聚宝盆飞快地跑下山。他要让朋友们一起看看神奇的聚宝盆。

可是,小黑回到原来的树林里,发现自己的朋友一个也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乌鸦还蹲在原来的那棵树上,“嘿嘿”地笑:“傻瓜,你找不到你的朋友了,他们都被你换了聚宝盆了!”

“哦,是这样啊!”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得到宝贝的快乐,小黑很失望。

小黑有了聚宝盆,真的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刨土找食物了。他什么时候饿了,聚宝盆里总有满满的小米等他吃,这样的日子过得很轻松。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小黑再也找不到从前的快乐啦!他总是忍不住回忆自己和伙伴们在一起生活时那热热闹闹的情景,他常常难过地叹气。

这一天,小黑终于下了决心,他带着聚宝盆重新回到神山,找到神鸟,说:“我把聚宝盆还给你,你把我的朋友还给我吧!”

神鸟笑眯眯地问:“你真的要放弃舒服的生活?你的朋友比你自己舒服的生活更重要吗?”

“是的,我不要聚宝盆,我要我的朋友,我要过我原来的生活。”小黑坚决地说。

“好吧,现在你回去,马上就可以看到你原来的朋友了。”神鸟一挥翅膀,小黑一下子就回到了原来的树林里。

“小黑,你跑到哪儿去了?快过来,我刚刚找到了一些草种子,过来一起吃吧!”小黄亲热地说。

“我找到了一些小虫子,你们都过来吃一点儿!”小白也大声说。

这时,失去了聚宝盆的小黑心里感觉无比幸福。

人生故事聚宝盆

故事发生在大约清末年间。

老张的老爹死了。老张家穷,张老爹在世的时候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快死的时候还没能做个饱死鬼两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就是不肯闭!隔壁家年龄比较长的老太爷说:“莫不是还没吃饱不肯上路?”张老爹缓缓地动了动眼珠,老张一听,那眼泪就叭叭地往下掉。这年头穷啊,你说能去哪弄东西给自己老爹吃一顿再上路?老张是急得团团转,不得已把求助的目光望向了乡亲,“扑通”一声地跪了下来连连磕头:“各位乡亲,求求你们让我爹好走吧!现在我借你们的东西,以后我就是不吃不喝我也会还上的!”连头都磕破了,老太爷把老张扶起来轻轻地叹了口气:“小张,谁家没有个难的时候,你在这等着!”老太爷向身后的乡亲招了招手,大家各自回家去拿东西去了。过不了一会,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手上拿的都是自家仅剩不多的粮食,老张含着泪把食物一口口地喂进张老爹的嘴巴里,一边喂一边说:“爹,你老好走吧,乡亲们的恩情儿子不忘记的……”终于张老爹吃饱了,对老张招了招手,老张把耳朵趴在老爹嘴边,只听老爹吃力地说:“梅……梅树下……”话还没说完两只眼睛缓缓地闭上了。老张大叫一声“爹呀!”放声大哭起来。

把老爹下葬后,老张就仔细想了想老爹的话,“梅树下?暗示什么呢?”想了两天,终于想起自家果园有一颗梅树,莫非树下埋着什么不成?老张坐不住了,拿了把铲就朝着果园走去,老张围着梅树转了转就开始往梅树下挖了,还真给他挖出一个东西来。老张拿着盆子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就想反正家里也用得着,就拿回去用吧!刚回到家里,老张的媳妇看到他拿个盆子就问他从哪里来的,老张就把情况和媳妇这么一说,老张媳妇就把盆子拿在手里看了看,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地叫了一声:“老张,你看!”只见盆底下的边缘写着一段话……老张看完了那段话呼吁了一下:“老伴,这个以后就成了我们家的宝盆了。”不想这句话却被一个人听了去,才有后面的事情发生。

老张家渐渐好了起来,当然,当年乡亲们对他的恩情他也没忘记。他把当时谁拿什么东西给自己记得是一清二楚,家境好了之后是十倍地还给别人。俗话说得好“还钱容易,还情难!”自此以后谁家有个什么时事老张家都义不容辞地帮忙。

这天,老张刚从家里的地里回来,一路上看到乡亲们的眼光看自己怪怪的,老张心里就嘀咕了,不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了吧?老张就三步跨做两步地往家里赶去,这时迎面走来了隔壁的李婶,李婶看他那么匆忙就随口问:“老张,走那么快干嘛?”

老张搔了搔头发不好意思地说:“我看乡亲看我眼光有点怪怪的,我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了,就想赶回去看看。”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就这个啊?这么跟你说吧,不知道哪个人说的,你们家老头子临死的时候给你留下了一个聚宝盆,是不是真的啊?”李婶神秘地问。

“哪有的事……乱说乱说!”老张忙摆了摆手,就往家里去。

谁知道这事还没完,老张村里有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叫二狗,那天就是他听到了老张夫妇说的话才把这事给传开的,刚开始他还不相信,后来看到老张的家境渐渐地好了起来就心里犯了嘀咕,别不是真的吧?心里就痒了,何不把那聚宝盆给偷过来,以后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这天,老张要到隔壁村去喝喜酒,二狗一看,机会来了!就趁着老张夫妇没回来,就摸黑进了老张家。谁知这老张走到半路的时候,突然想起坏了,家里的鸡圈还没关好,俩人又折了回去。刚走到家门口,老张就发现有点不对劲,家里怎么有动静,不好,遭贼了!老张示意老伴别出声,去找人来帮忙。二狗在老张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有点泄气了。你说这大半夜的找个东西怎么好找呢?看看也快三更了,老张快回来了,还是下次再找吧,可是刚一转身就傻了眼,为啥?后面站的除了老张夫妇外还有好多乡亲。老张一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不学无术的二狗就说:“我说二狗,我家没值钱的东西给你偷吧?怎么摸到我家里来了?”

二狗一看事情败露了就豁出去了:“你家不是有个聚宝盆?还说没值钱的东西,看到大家日子不好过,你也不拿出来给大家用,太自私了吧?想当年你爹死的时候大家可帮了你不少忙啊,怎么?现在有了好处就自己独吞?”

“你们一直想知道那么盆子是吧!好,那今天就给你们看看。”说完示意老伴去拿。

老张媳妇拿了过来伸给老张,老张摇了摇头指了指老太爷。老太爷拿过来一看,顿时哈哈大笑说:“这哪是什么聚宝盆,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盆子,只不过它底下倒有一句话。”

大家就好奇地问:“什么话?”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民间故事聚宝盆

明初,潘村街(今明光市潘村镇)来了一户逃荒人家,男的推着一辆独车,车上有一床铺被、几个陶制坛罐和黑粗瓷碗,女人肚子挺得高高的,看样子又有了六、七个月的身子。小车上还坐着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都是男孩,男的姓华,叫华良,女的姓梁,叫梁花,他们是打山东逃荒过来的。夫妇俩在街东的一个财神庙里安了家。这财神庙只是一间丈把长宽无让无窗的破庙,一尊半人高的木雕财神像,长年无人侍奉已歪倒在一边,厚厚的浮灰已糊住了这菩萨的鼻子眼。

华良和梁花一连两天,扫的扫,洗的洗,将小小破庙的地下、墙上打扫得干干净净。山墙头还垒了口露天灶生火做饭,大人叫、小孩闹,嗨!这就成了一个家了。女人家的心细,她修补了神台,洗净上神像,将财神立在台上,扶摆端正,还买了两炷香,一边拱手作揖,一边祈祷着。一家人和财神爷作了伴。

这华良是个庄稼人,耕耙收种、叉把扫帚扬场锨,样样拿得起,还有一身使不完的劲,没几天就被街上潘老保险金家雇为伙计。这梁花虽是个小脚女人,但做得一手好面食,发出的馒头能当球拍,擀出的面条厚薄长宽一刷齐。今晚切的面,明早也不会粘在一块儿。只在潘老爷家露了一手,一个潘村街从南到北已无人不晓了。开始时谁家想吃梁花的手擀面,就上门去请。面擀好了,东家大都送她一碗半碗面粉做工钱,小日子也就凑和着过了。可这梁花是个带身子的女人,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东走西颠的也不太方便。潘太太给出了个点子,她借梁花十斤面粉,让梁花每天在家擀面条,门口摆个摊子,谁家要吃面条就上门来买。就这样,潘村街头从此有了家面点店。那财神庙自从住进了他们家,神台上开始隔三岔五地有人来上香,后来渐渐地香火不断了。

一天夜里,华良睡夜突然醒了,再也睡不着。他爬了起来,推醒了正在熟睡的梁花,说:"快醒醒。我刚才做了个梦,梦见在耕田时耕出个大瓦盆,还没等我拾起,过来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说这是个宝盆,若往盆里放粒米,不一会就能变成一盆。用得好,会给人带来幸福;用得不当,会让人家破人亡。还没等我说话,老头就化作一阵烟飘走了。这梦不知是凶是吉?"梁花累了一天,本来睡得正香,被丈夫推醒,有点烦,说:"管他哩。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说完翻个身又呼呼睡着了。第二天天亮后,东家叫华良套牛耕田。老牛一趟没到头,铁犁翻出了个大瓦盆。华良忙捡起瓦盆,揩去泥,看了看,普通的一个瓦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歇歇后,华良把瓦盆抱回有,交给梁花,高兴地说:"昨晚的梦应验了,我耕地还真的耕出了个宝盆。"梁花看到丈夫抱回一个盆,翻了个白眼道:"你是打着不走牵着倒退。我前两就跟你商量着买个盆回来,你还说家里的盆只有个裂口子,用绳箍一下还能用。今天谁让你买了?是捡着便宜了吧?"华良说:"昨晚我跟你说梦里的事,你忘了?真是耕田耕出来的,说不定真是个宝盆。"梁花接过瓦盆,翻来调去没看出什么特别,以为是丈夫编故事哄人,顺手往桌上一撂,就听"当啷"一声,发出金属的撞击声。俩口子同时一惊:"哎呀!真和普通的盆不一般。"华良顺手抓了一把黄豆撂在盆里,只见盆里顿时起了层雾气,不一刻成了满满一盆黄豆。华良高兴得蹦了起来。他把黄豆倒进一只口袋,又抓了一把黄豆放在盆里,不一会又是满一盆;又把盆里的黄豆倒进口袋,仍抓了一把放在盆里,又是满满一盆。就这样一连三盆,华良还要变。梁花冷静下来,阻止住华良说:"你把昨晚的梦再细说一遍。"华良把昨晚的梦详细重复了一遍以后,盯着梁花问:"怎么啦?"梁花说:"这盆应当用来和面用,咱要靠辛苦持家,不能靠取巧生财,不劳而获。否则这个家会有灾祸。"梁花立了条规矩,这盆里除每天和面外,不能往盆里放其他物件。华良向来都是听老婆的,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从那以后,华良还是干他的伙计,梁花还是卖她的面条。不过,现在不用再买面粉了。梁花每天和完一盆面,擀完面条,抓把面粉放在盆里,第二天还是和一盆面,就这样每天都能从盆中变出一盆面来。

有天晚上,华良趁梁花睡下了,悄悄放了一个铜钱在盆里。第二添梁花正在和面做生意,发现盆里满满一盆铜钱。她知道是华良干的,来了气,跑到屋里把华良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发起了脾气:"你是要钱,还是要这一家老小平安?"华良憨憨笑着:"钱哪有老婆孩子好呢。"梁花余气未消:"那你干嘛背着我弄这黑心钱?"华良说:"我根本没想要,不过是好奇想试试。"梁花说:"那好。你去找工匠,我们就用这钱,把财神庙修复一新,再给财神爷镀个金身。"

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华良和梁花攒了不少钱。他们接着财神庙往东盖起了三间像样的房子。华良还是在潘老爷家当伙计,梁花也还是每天和面卖面条。这年,夏蝗成灾,飞蝗蔽天,所到之处,禾麦皆无,十户人家有五户讨饭,路边、山坡的榆树皮都被剥下充饥。这样下去肯定会饿死许多人。梁花和华良商量着,从明日起向灾民发放馒头,每人每天两个。第二天天没亮,梁花就蒸了一锅馒头,倒在一个大盆里,然后拿一个馒头放在聚宝盆里,不一会变作了一盆馒头。如此反复着,天快亮了,雪白的馒头已堆满了一大笾。华良带着大儿子分头在路口向过往讨饭人和贫苦人转告,财神庙梁花向灾民发放馒头。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财神庙前排起了长龙。灾民们手捧着雪白的馒头,对梁花感激不尽。就这样每天在梁花家门前都有成千灾民领食馒头,整个潘村无一人饿死。贫苦人家都说华良和梁花是神仙派下凡间救苦救难的菩萨。那些富户人家中,开始有人注意华良一家了,他们对梁花每天发放馒头感觉蹊跷。百里之内小麦基本绝收,华良家哪来那么多的小麦面?每日发馒头上万个,需要蒸多少锅啊,可怎么不见梁花家烟囱冒烟呢?人们纳闷,好奇,不断增了些猜疑。大老爷们中有问华良的,问他哪来那么多面粉;老太太、小媳妇们有问梁花,问她蒸上万只馒头要多长时间。每当人们问华良时,华良总是憨憨一笑,说:"咱媳妇有能耐。"每当人们问梁花时,梁花也都笑着说:"连锅蒸省时间。"潘老爷是个心里做事的。一天他到华良家送工钱,一进门就说:"他大嫂子,今年是灾年,你家也是凭手吃饭,天天接济灾民,我估摸着你积攒已用差不多了,今年的钱提前算给你。"说着从搭裢里掏出三吊钱放在桌上;同时两眼像是安了轴,四处乱转,一没看到粮垛,二没看到大锅,三没看到大蒸笼。离开华良的家后,潘老爷神乎其神地说梁花是天上下凡的救世菩萨,一盆一笾的大馒头挥手就来,根本不用面粉、不上笼、不生火。

人们越传越神,许多人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一是一睹活菩萨尊容,二是要买几斤梁花亲自擀的面条带回去,说是吃了这面条百病不侵。梁花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一盆面生意。梁花挣的钱攒着,攒多了,够办一件像样的事了,就全拿了出来。潘村有了像样的蒙馆,那是华良和梁花俩口子捐的款;潘村有座像样的石拱桥,那也是他们俩口子捐的款。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华良和梁花都老了,三个儿子华龙、华虎、华豹也都相继成了家,沿着老房往东,山连山每家三间房。老大在街上开着饭馆,老三在街上开着布店,只有老二华虎继承父业,耕种着家里的十几亩田。因为附近上百里的人都十分敬重梁花,三房媳妇也是对婆婆敬重如神。三个儿子虽各有家业,但仍是同锅舀勺,一个大伙食摊子,三个媳妇不要烧不要弄的,也落得自在。一日梁花突然得了怪病卧床不起,话也不能说,急得华良团团转。一辈子都是梁花指挥这个家,他只能干个呆事,梁花要撒手去了,他也得跟着。梁花最放心不下的是那聚宝盆。她担心三个儿子和三个媳妇得了此物,会贪得无厌。她叫过华良,用手指指盆,比划着手势交待后事。她想说的意思是,老大得饭店产业,老三得布店产业,老二有田种,三个都能过得去,留着这盆不会有好处,不如把它埋入地下,免得惹下祸端。可这华良脑瓜转得慢。他误把梁花的话理解成老大饭店、老三布店都需要钱周转,老二种田每年只需种子,这盆谁也不给,有他管着。

梁花死后,华良分别给了老大、老三每人50锭银子,给了老二一口袋麦种,三个儿子分灶起伙,各过各的了。老二华虎辛勤地耕种着他所得的十几亩地,服侍着老子。老大老三开着他们的店,他们每人得了50锭银子,见老头子跟老二过日子,而老二俩口子只分得一袋麦种,为什么也很乐意,不吭不响?越想越怀疑,是不是老头子另外留了家财给老二。老大老三兄弟俩逼着老头子,问到底留了多少银子给老二?华良被逼得没办法,说出了实话。三个儿子才知道父亲有个聚宝盆。老大想,这聚宝盆要是归了我,天下还有谁比我富呢?老二想,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美事呢?你今天不劳而获,明天还不知要损失些什么呢!我可不要什么宝盆。老三心想,这聚宝盆不能让老大一人得去。他提出这聚宝盆要三兄弟轮着用才合理。

经过一番争论,才讲定由老大华龙先用聚宝盆,以后每家用一天。老大华龙俩口子乐滋滋地把宝盆抱回家,忙不迭地先把一锭银子放进盆中,不到一刻变成了一盆;倒在地上,再变一盆。就这样两口人不停地忙着,反复地倒着银子,银子越变越多,越堆越高,到了半夜,整个三间屋子全堆满了,这两口子还在不停地变,不停地倒,不停地堆。突然"轰"地一声,四面墙被挤崩溃了,屋顶塌了下来,两口子都被埋在了银子堆里。老三俩口子半夜没睡,只等天亮过去要聚宝盆,突然听到"轰"地一响,慌忙跑出来看,只见老大家屋塌了。这时老二和老头子也都听到了响声。两家人一起过来,在倒房的废墟里又扒又抠。老三想找的是宝盆,老二和老头子想的是要救人。这样,一直扒到天亮,老三没找到盆,老二和老头子也没找到人。倒房堆里,除了破砖碎瓦之外,根本扒不到银子,而只是一块块狗头石。这时华良想起了当年的梦,梦里白胡子老头说过:"使用不当,会使人家破人亡。"这话全应验了。

民间故事聚宝盆

1。神仙相助

明朝时,河北有个姓杜的大户,平时乐善好施、颇有公德。父辈过世后,独子杜承生接手家业,因不善经营,不过三年就家道中落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又雪上加霜,一场大火烧掉了仓库,杜承生落魄得有上顿没下顿,老婆秋娥受不了穷跑回了娘家。

这天,杜承生四处找差事却无着落,他饿得前胸贴后背,经过郊外一座废旧的城隍庙时,一头栽倒在地。恍惚中,有个男人说:“可惜啊可惜。”

这男人救醒杜承生将他带回自己的院宅,他五十来岁,仙风道骨的,自称刘居士,杜承生看他衣着谈吐不俗、房屋院落很宽敞,心想:如果能搭上他做个跟班,以后吃饭生计就不愁了。所以当刘居士问他情况时,他大装可怜,一把鼻涕一把泪、添油加醋地说起自己的“不幸”。

刘居士说:“你祖父、父亲当年家业兴旺,怎么到您这就这般境况呢?也罢,你在城隍庙前晕到,说明你有造化,我送你一样宝物。”

刘居士递给杜承生一个半旧的盆,这盆普通脸盆大小,但上面有个盖,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杜承生疑惑不已,这不就是个破盆嘛,新盆也不过十文钱,这能是什么宝物?

“别看它旧,它可是聚宝盆,你将它供在那座城隍庙城隍像后,你在里面随便放些什么,七天后再来就有意外收获。你要磕七个头向城隍谢恩。”刘居士一本正经地说。

杜承生半信半疑。刘居士打发他回去,让他坐在一辆窗帘缝死的马车内,刘居士究竟住在哪,杜承生一无所知。刘居士临走前交代他:“记住,聚宝盆不能放金银,放了金银它便会化成烟一去不返,七天内它施法力,这期间你不能来窥视亵渎神灵。”

杜承生把那盆端详半天,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不管如何,去试试又何妨,现在杜承生饥肠辘辘,最想吃十里铺的包子。他趁人不备偷了十里铺一个包子,店主虽然发现了他,但没理会,想必是看他一副可怜相。

忍着将包子一口吞下的欲望,杜承生将包子放置“聚宝盆”中,送到郊外废旧城隍庙城隍像后。这里荒无人烟,城隍庙早年因一场大火被废,官府在别处新盖了庙宇,这儿就荒废下来。

撑到第七天,杜承生再去城隍庙,等他揭开盆盖一看,惊得下巴差点掉下:盆里满满的一盆包子。味道正是十里铺的没错,按说包子七天早馊了,可这盆包子略温新鲜,是才出锅没多久的。

真是天赐宝物啊!杜承生赶紧向城隍磕了十几个头。

杜承生一夜未眠,盯着聚宝盆发呆,这刘居士是什么人?看他的眉眼,莫非是城隍爷复活?若真是仙人相助,那我这辈子可就要出头了。

可惜,刘居士说了盆内不能放金银,目前快秋凉了,他急需一件棉衣。他趁夜黑偷了邻居挂在外面的棉衣,棉衣太大,盆又小,杜承生有点担心。

将棉衣搁置聚宝盆上,七天后再去城隍庙,一件一模一样、成色似乎更新的棉衣出现了。杜承生欣喜若狂,将原来那件棉衣还给邻居,自己复得一件。

2。百变宝盆

自从有了聚宝盆后,杜承生彻底告别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将肉蛋放进盆中,变出一大盆,然后拿到集市去卖换来银钱,日子越过越好。

当然杜承生有遗憾,卖肉蛋的钱毕竟有限,七天才能出一盆。刘居士说聚宝盆内不能放金银,若不然他现在早成富翁了。

杜承生日子越过越好,有米有肉的,老婆秋娥也就回来了。她端详那聚宝盆说:“相公,有了这宝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咱的好日子到了。”

“哪能这般好?神仙说了不能变金银,这些不值钱的物件何时能发财?”

秋娥是个心眼蛮多的婆娘,她眼珠一转:“相公你真傻,世上除了金银,值钱的东西多着呢,例如珍珠。”

说干就干,秋娥拿来珍珠搁入盆中,七天后再去,果然变出了半盆同等质色的珍珠,这些珍珠可比那些日常用品值钱多了,只是以前聚宝盆能变出满满一盆,这回只变出半盆。

半盆珍珠也值不少钱了,杜承生和秋娥将它们卖了,购置了大房子。

聚宝盆原来除了金银,什么值钱的都能变,这个发现让杜承生夫妇兴奋得夜夜睡不着觉,如此下去,财源滚滚的好日子不得像破堤的洪水一样,拦都拦不住?

秋娥将她母亲压箱底的百年老参偷出来,聚宝盆七天后给变出了十根,这老参一根值五两银子,要发大财了。

杜承生乐得手舞足蹈,向城隍像磕头如捣蒜。秋娥却不高兴:“这宝物怎么越变越少啦?这几根老参只盖住盆底。”

莫非聚宝盆变值钱的东西它就法力有限?或是不间断地连续施法,累了?夫妻二人忧心起来,要趁着聚宝盆还能变出东西,赶紧变出最有用的东西来。

世间什么东西最有用?暂时想不出来。因担心聚宝盆不间断地“发功”会劳累,他们将盆藏了起来,让它休养恢复元气。这期间,秋娥用珍珠换来的钱帮丈夫谋了个差事,她认为男人再有钱也不能整天游手好闲,得有事做。

杜承生读过几年书,他谋来的差事是在官衙给师爷打杂。看县官们威风八面、呼风唤雨,下属百姓毕恭毕敬,杜承生心生嫉妒,心想:聚宝盆若能让他做官多好。

3。贪心惹祸

这天,师爷随县太爷外出公干,将内府杂事交给杜承生,他专门交代:“密室内存放县爷的官印,可要看好了,若有闪失拿你是问。”

官印!杜承生灵光一闪:自己若有了官印,就可以假造通行路牌、商户文书,许多人行贿不就是为了能盖上那红印吗?官印用处太大了,他大可从中盈利。

官印的材质是稀有黄玉,雕刻非得宫廷手艺,民间凡人无法临摹,但聚宝盆是神物,一定能变成一模一样的官印来。杜承生和秋娥又兴奋得一夜未眠。七天后,城隍庙内的聚宝盆果然变出了一模一样的官印,虽然只变出一枚,也足够杜承生用的。

真是上天厚爱啊。秋娥说:“神仙说宝物变幻期间不能偷窥,我想他只对你要求,没有要求过我,我便悄悄守候在城隍庙附近,发现一仙风道骨的老者与两名男人进去过。”

听妻子说那老者的模样,正是刘居士,这刘居士果然就是城隍爷化身。杜承生赶紧在家里供起了城隍像,整天香火不断。

待县太爷和师爷回来,官印完好无损地躺在原处。杜承生假装若无其事,其实兴奋得都快尿了裤子。

杜承生正做着官印发财的美梦,没等他启用,就被衙役给逮了去,县太爷大发雷霆:“杜承生,你是不是偷了爷的官印?从实招来!”

仗着对聚宝盆法力的自信,杜承生死不承认,县太爷将那枚黄玉官印往白纸上盖出红印,指给他看:“你看,这是什么字?”

杜承生一看,惊呆了,那分明是“贪得无厌”四个字,当时两印一模一样,杜承生拿错了,印文是倒刻的,且是繁体文,他一时疏忽也没细看。

杀威棍还没打下来,杜承生就全部招认了,为了救命,他告诉县太爷聚宝盆的秘密,希望能宽恕自己。县太爷其实也是贪官,他眼睛一眯,摸着山羊胡子说:“行,如果聚宝盆真能变出宝贝来,我就放了你。”

七天后,杜承生的希望落空了,县太爷大骂:“他妈的什么破盆,七天了什么也没变出来,只变出几只臭虫。”

杜承生被发配充军,秋娥哭了几天,收拾细软再次跑回了娘家。充军路上,杜承生感叹:若不是得了聚宝盆,自己虽然有上顿没下顿,好歹也有人身自由,不会沦为阶下囚。真是福兮祸兮、贪心惹祸啊。

在充军的戈壁荒滩上,杜承生被军卒鞭打、整日劳作苦力,更是有上顿没下顿,一场恶疾下来,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病得恍恍惚惚中,刘居士又出现了:“可惜啊可惜,你祖父父亲都是助人行善、为人正直的好人,却有你这个不肖子孙,他们曾有恩于我,我本意想助你以回报恩人,却不料害了你。”

几天后,杜承生病被治愈,放了出来,军卒长说:“是个有脸面的贵人救了你,你小子命真好。”

那贵人是谁?军卒长也不知道,只知道连知府都惊动了,可见那人势力非同一般。

杜承生回家后,那个给他带来好运和灾难的聚宝盆再也没有出现过。其实,只有刘居士自己知道:世间哪有什么聚宝盆?他只不过不想泄露身份,为帮助恩人之子,才假装神仙帮杜承生完成心愿,盆里“变”出来的东西,都是他私人赠予的。

哪知杜承生贪欲膨胀,心思越来越歪,最后落了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民间故事聚宝盆奇案

荒郊客栈,重病老人神秘失踪;利令智昏,知府断案忠奸难辨。瘟疫突发,死伤无数,起因尽在那桩——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多年战乱,南京城残破不堪。苏州巨富沈万三慷慨解囊,斥巨资修复半座南京城墙,轰动天下。由此也引起朱元璋不满,以“莫须有”之罪名将沈万三发配云南。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始终不放心,几经考虑还是将沈万三在云南秘密赐死,一家老少全部下狱。

相传,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无论何物只要放入盆内,都可变成金银。沈万三的巨额财富由此而来……

1。荒郊客栈

云南边陲,茶马古道。

一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病歪歪的老人,还扛着行李,吃力地走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此时已近黄昏,前方出现一家客栈,年轻人兴奋地指给老人:“师父快看,是客栈!看来今晚咱们不用再露宿街头了!”

老人咳嗽两声,生气地说:“小武,这一路之上数落你多少次了,我们要以父子相称。”

“爹爹教训得是,孩儿记下了。”那个叫小武的年轻人嬉皮笑脸地答道。

走进客栈大堂,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迎了出来,吃惊地看着他们,起身说道:“请问两位客官是要住店?”

“废话,来你这里当然是住店喽。”小武答道。一转眼,看见门口蹲着一只看门狗,吐着舌头,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小武顿生怜爱之意,从身上掏出一把大枣,丢给了小狗:“让你也尝尝俺们山东的大枣。”

大掌柜将两位客人安排到二楼的天字一号房间。店小二热情地打着招呼,伸手就要帮小武提行李。小武没提防,行李箱子一下就被拉开,只见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盆滚落下来。幸亏店小二眼明手快,及时接住了瓷盆。

“这个盆很眼熟呀,好像是……”店小二惊讶地看着大掌柜,示意他快来瞧瞧。小武见势不妙,赶紧将花盆夺了过来:“看什么看,难道你这里是黑店,想抢劫不成?”

“误会,误会。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哪里来的黑店?”大掌柜赔着笑,亲自送这一老一少进了客房。店小二早已将房间打扫干净,扶老人上床休息。经过一番交谈,得知这两人是山东人,此行是为了游览云南的名山大川而来,没想到道路崎岖,走错了方向,误入这荒山野岭之中。

在交谈中,大掌柜的眼睛一直朝装有花盆的行李箱瞟来瞟去,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问道:“请问二位,不知这花盆是从何处得来的?”

“是我从附近乡邻手中购得,看样子有些年头,于是就买下了。”老人气喘吁吁地说道,说完又猛咳嗽了几声。

小武问附近有没有大夫,大掌柜说道:“这位小哥实在好笑,这方圆百里荒无人烟,只有我这一处小店,哪里有什么大夫?好在家父生前倒是通些医术,我随家父也多少学了些皮毛,如不嫌弃,我愿意给老人家把一把脉。”

“那就多谢大掌柜了。”老人伸出手臂,大掌柜的三个手指准确地搭在脉搏上,询问道:“请问,老人家的病症是不是已有三四天之久?起先只是畏寒怕冷,四肢无力,从前天开始加重,又有咳血、打摆子等症状?”

“对,大掌柜说得一点没错。”

大掌柜安慰了老人两句,安顿他躺下休息,然后把小武叫出门外,忧心忡忡地说道:“老人家的病症来势汹汹,已经拖延不得。为今之计只有连夜到百十里外的莲花镇取药,方可救老人家一命。我写下药方,你速速准备一下,即刻启程。”

小武听后一愣:“我初来乍到,根本不识路啊!”

“我要随时观察老人家的病情,不能离开;店小二倒是认识路,可惜他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就如瞎子一般,所以只有小哥去一趟了。”大掌柜匆匆写好药方,交给小武。然后牵来一匹白马,说:“此马往来客栈与莲花镇之间多次,所谓‘老马识途’,它自会认路。到了镇上只要打听‘荣发’药铺,无人不知。请快快上路,老人家的病已经耽搁不得。”

小武骑着快马,一路奔驰而去。大掌柜与店小二望着远去的一骑飞尘,相视一笑,手拿绳索,慢慢朝楼上走去……

2。离奇失踪

且说白马飞奔了三四个时辰,终于在一处人烟繁华之地停下了脚步。小武想,这大概就是大掌柜所说的莲花镇了。此时已近深夜,小武好不容易打听到“荣发”药铺,可人家早就关门了。

小武只能躺在药铺的房檐下等天亮,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天亮后抓好了药,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客栈。

小武回到客栈,径直走进大堂。此时大掌柜正在算账。一见到小武,大掌柜客气地说:“这位小哥,你是来住店还是打尖?”小武有些发愣:“大掌柜,你不认得我了?昨天你打发我去莲花镇买药,只过了一夜,难道你就忘了?”

大掌柜摸摸自己的山羊胡,将小武上下打量一番,说道:“莲花镇我倒是经常去,可我并没有见过你这位小哥。小二,你过来一下。”

店小二闻声而来,大掌柜问道:“你见过这位小哥吗?”

“看着面生,应该没见过。”店小二回答。

“我们昨天才来住店,怎么会没见过?”小武把昨天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大掌柜越听越糊涂:“这位小哥,你莫非是在说笑?我这小店地处偏僻,已经一两个月无人光顾了。客官莫非是受了惊吓,还是囊中羞涩,想讹几个馒头饱腹?”

大掌柜的冷嘲热讽让小武义愤填膺。他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跑上二楼客房,推开天字一号房门。只见里面空空如也,老人和行李都不见了。小武质问随后赶来的大掌柜和店小二:“人呢?这屋里的病人呢?你们把他弄到哪里去了?”

大掌柜和店小二面面相觑:“这个房间已经空了很久,什么病人?我们连见都没见过!”

“没想到还真是一家黑店,你们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小武撂下一句狠话,跑出门外,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3。知府断案

半日后,一顶官轿和一队衙役出现在客栈门外,知府大人从轿里下来。

大掌柜将知府大人迎进大堂。知府说明来意:“近日本官体察下情,巡视各方。走到前方不远处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拦路喊冤,说你们这家客栈是家黑店,本官特来查看。”知府大人说完,叫衙役将喊冤的年轻人带上前来,果然是小武。

当着知府大人的面,小武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甚至连给狗吃枣的细节也没有落下。

知府大人问大掌柜有何话说。面对知府的质问,大掌柜倒也不卑不亢:“小人从未见过这位客官和他所说的老人。请大人明察。”

“那我问你,别家的客栈都开在繁华似锦、人流密集之地,你的客栈为何却开在这崇山峻岭、荒无人烟之地?”

“小人也想将客栈开在繁华之所,可惜银两有限,撑不起那么大的门面,只有在这偏僻之地惨淡经营。此地虽说人烟罕至,门前这条小路却是连接滇、川、藏之间贸易,乃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每年春秋两季,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此时正值夏季,没有客人也属正常。”

大掌柜的回答滴水不漏,知府大人知道问不出什么结果,干脆下令搜查整个客栈。大掌柜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任由衙役们翻箱倒柜。

衙役们搜查了一个多时辰,始终没有发现可疑之处。知府还不放心,亲自来到天字一号房间,房里只有几件寻常的家具器皿,实在没有可疑之处。他在房间里看了看,摸了摸,又去别的房间看了看,摸了摸。

从客房回到大堂,知府坐在椅子上沉思不语。正在这时,门外的一阵狗叫引起众人的注意。知府大怒:“本官好清静,最恨查案时有鸡鸣狗叫之声打扰。来人,将这畜生宰了!”

大掌柜看到知府查不出案情却拿畜生撒气,心里暗自好笑:“又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昏官,看来这次能够安然脱险了。”

没过一会儿,杀狗的衙役回来复命:“禀告大人,在狗的肠胃里发现尚未消化的枣核。”

与此同时,另一个衙役也匆匆回来复命:“禀告大人,小人赶往莲花镇‘荣发’药铺,据看门的老人交代,昨晚的确有一年轻人骑一白马来买药,今天早晨方回。”

知府大人走到大掌柜面前:“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

大掌柜脸色一变,这才知道知府大人的厉害。不过他还是死不认账:“这只是机缘巧合,小人不服。”

“那你随本官来,本官让你心服口服。”知府将大掌柜带到天字一号房,用手在桌子上轻轻一抹,手掌上干干净净。又把他领到其他房间,同样地一抹,手掌上却满是灰尘。大掌柜立刻傻了眼!

“大人明察秋毫,小人佩服之至。”大掌柜跪倒在地。

“既然如此,还不快快将所获赃物,以及那位生病的老者交出!”

“这……请大人随我到内室说话,小人有要事禀告。”

“谅你也不敢把本官怎样!”知府犹豫再三,独自一人随大掌柜进了内室。

4。洞内灵位

大掌柜将内室的大门紧锁,然后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搬起两块石板,地板上立刻显现出一个一尺大小的洞口。大掌柜拿出两块湿漉漉且散发着异味的面巾,其中一块递给知府:“请大人捂住口鼻,随我下去,大人一看便知。”

知府跟着大掌柜跳进洞口,里面漆黑一片。大掌柜点燃蜡烛,知府这才注意到,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竟然还供奉着牌位,牌位下用白布蒙着一具尸体。知府仔细辨认牌位上的字迹——“故主沈富之位”。沈富?这个名字好耳熟!

“回大人的话,沈富即是沈万三,昔日的江南首富,不久前被当今皇上秘密处死。大人久居官场,一定有所耳闻吧。”

“本官倒是知道一些内情,不过这与今日的案件有什么关联?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这具尸体定是那位生病的老者,这其中的关窍你快快如实招来。”

此时大掌柜已不再有所隐瞒,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原来,大掌柜和店小二都是沈万三身边的亲信。大掌柜还略通医道,常为沈万三瞧病。沈万三被发配云南后又惨遭抄家,幸亏沈万三早有防备,令二人携带“聚宝盆”远走他乡,躲过一劫。沈万三被赐死后,他们二人回来将沈万三的尸首掩埋,并遵照沈万三的遗嘱,将“聚宝盆”陪葬。为报答沈万三的故主之情,二人就在坟墓的不远处开了这家客栈,既可维持生计,又能为沈万三守灵。

昨日,那一老一少来客栈投宿。无意中,两人的行李中露出一个青花瓷盆,正是那埋在沈万三坟墓里的“聚宝盆”。这时大掌柜就已经断定,这二人定是偷坟掘墓的盗贼,不知是从哪里得到风声,将“聚宝盆”盗走了。

“于是你们二人便设下计谋,骗走小武,加害老人,重新夺取了这‘聚宝盆’?”知府厉声问道。

“大人错怪小人了。小人这么做既是为了取回‘聚宝盆’,更是为了救小武和附近百姓的性命。‘聚宝盆’绝不能重见天日。”

“噢,此话怎讲?”

大掌柜接着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主人在临死之前,已经感染了瘟疫。这‘聚宝盆’与我家主人一同埋在地下,不仅沾染了瘟疫,更沾染了尸毒,而且毒性更强。这两个不明就里的盗墓贼将我家主人刨坟掘墓,虽然盗取了‘聚宝盆’,可也深受其害。那个老者就是这样得病而亡的。”

“原来如此!”知府长叹一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叹,可叹!不过本官还是觉着奇怪,为什么只是这老者患病,而年轻人却无恙?”

“依小人推断,他们盗墓时,定是这老者下得墓去,加之年事已高,所以才立刻发病。至于这个小武是否感染了瘟疫,就看他的造化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知府问道。

“为了不引起众乡邻的恐慌,小人建议大人下令封锁消息,先将小武带回县衙隔离观察。如果确认其已经感染且无药可治的话,待其死后马上焚烧,并将骨灰深埋于地下三丈。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瘟疫扩散。至于那惹事的‘聚宝盆’,事过境迁之后自然是放回原处,陪我家主人于九泉之下。”

“好,本官就按你的意思办。”知府随大掌柜爬出洞口,又转身问道,“那我们刚才与老者的尸体同处一室,难道不会被传染?”

“大人请放心,大人脸上的这块面巾是经过药水浸泡的,可在短时间内保证大人的安全。”

“原来如此,还是你考虑周全,本官多谢了。”

知府和大掌柜又来到大堂之上。当着小武和众衙役的面,知府大吼一声:“来人,将沈万三余孽大掌柜和店小二一并拿下!”

大掌柜惊呼:“大人,你怎么出尔反尔?”

知府冷笑着,一言不发。

5。利令智昏

县衙后院,知府密室。

小武跪在知府面前:“谢大人不追究小人背信弃义之罪,小人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知府说道:“好了好了,你师父为了这件事已经命丧黄泉了,况且‘聚宝盆’我已得手,哪能再怪罪于你。说来你师父也是咎由自取。想当初我费尽心机把你们师徒找来,还告诉你们沈万三的坟茔所在。若按我们当初所计划好的,你们盗出宝贝交与我,我赠送你们千两白银,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可恨你那师父贪财,盗取宝贝后想占为己有,于是你们东躲西藏,迷失了道路。我感觉事情有变,于是借巡查之机在附近寻找你们。好在你还够机敏,师父失踪后尽快找到了我,拿回了宝贝。这千两白银我还是赠送与你,你还是快快回乡吧!”

就这样,知府根本没有将瘟疫的事告诉小武,还放他回乡。其目的就是想让他自生自灭,始终保守秘密。而小武果然如他所愿,走后不久就出现畏寒、咳血等瘟疫症状,还未走到山东老家便不治身亡了。

至于那个神奇的聚宝盆,知府将其在石灰水里足足浸泡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才敢当面试验它的神奇——结果令知府大为恼火,聚宝盆根本没有传说中生金生银的神奇功能。

知府火冒三丈地冲进大牢,质问大掌柜聚宝盆为何失灵了。大掌柜哈哈大笑:“大人,你不会真的以为那‘聚宝盆’可以生金生银吧?”

“怎么,难道传言有假?”知府的脸色变得铁青。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聚宝盆’?”大掌柜无限感慨地说道,“其实你手里的这个‘聚宝盆’,只是沈家的一个传家宝而已,据说是宋朝官窑的珍品,所以几代人都很珍惜。我家主人经商有道,每每在这盆子旁边沉思片刻,便会想出无数发财的好主意来,久而久之,我家主人便唤它‘聚宝盆’。至于生金生银的神奇功能,全是无知之人以讹传讹罢了。可笑知府大人能够破解我设下的谜团,却被这无稽之谈所蛊惑,接连害死两条人命,可悲可叹啊……”知府听后跌跌撞撞地走出大牢,身后大掌柜那凄厉的惨笑声却犹如针刺般,扎在他的心头……

大掌柜所料不差,小武死后不久,在他经过的沿途便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死伤无数。朝廷追查下来,得知瘟疫的来源,朱元璋大怒,将知府满门抄斩并株连九族……

上一篇: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 下一篇:小海龟和小花猫
猜你喜欢
孩子们的生日
孩子们的生日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zi men de shng r拼音字母hai zi men de sheng ri拼音首字母hzmdsr 孩子们的生日的百科含义 《孩子们的生日》是美国上映的一部影片,讲述了1947年亚拉巴马州一个小城镇上的故事。
归正反本
归正反本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zhng fn bn拼音字母gui zheng fan ben拼音首字母gzfb 归正反本的百科含义 归正反本,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返归于根本之源。
意大利石松
意大利石松的词语属性 拼音y d l sh sng拼音字母yi da li shi song拼音首字母ydlss 意大利石松的百科含义 意大利石松是松科松属的一种意大利伞松,别名意大利伞松,石松,意大利五针松,意大利松。
顾雪梁
顾雪梁的词语属性 拼音g xu ling拼音字母gu xue liang拼音首字母gxl 顾雪梁的百科含义 顾雪梁,男, 1943 年 5 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高师英语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浙
卖垆
卖垆的词语属性 拼音mi l拼音字母mai lu拼音首字母ml 卖垆的词语解释卖垆[ mi l ] 见“卖炉”。 卖垆的百科含义 卖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ài lú,是指卖酒。 卖垆的详细含义 见“卖炉”。
《长笛吹裂》来历意思解释
《太平广记》卷二〇四“李暮”条引《逸史》:“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讌,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邀李生湖上吹之。会中有一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时轻云朦胧,微风拂浪,浪波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
疯狂的伊万
疯狂的伊万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kung de y wn拼音字母feng kuang de yi wan拼音首字母fkdyw 疯狂的伊万的百科含义 《疯狂的伊万》是一款手游。
摩云视讯
摩云视讯的词语属性 拼音m yn sh xn拼音字母mo yun shi xun拼音首字母mysx 摩云视讯的百科含义 摩云视讯是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旗下的品牌。成立于2011年,提供视频融合通信服务,为用户升级生产工具,提升效率,挖掘数据,节约成本提供最好的解决方
父女的风筝约定
从小到大,丽丽和她的爸爸是最好的朋友。每个周末,爸爸都会带着丽丽去公园放风筝。一天,他们决定互相做一个特别的承诺。爸爸将一只风筝线系在丽丽的手腕上,告诉她,只要她需要帮助或者有困难时,只要牵一牵线,爸爸就会立刻过来。丽丽觉得这个承诺非常有趣,于是她也给爸爸
日本关公蟹
日本关公蟹的词语属性 拼音r bn gun gng xi拼音字母ri ben guan gong xie拼音首字母rbggx 日本关公蟹的百科含义 日本关公蟹(学名:Dorippe japonica)为关公蟹科关公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朝鲜、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东湾、辽东半
梁锦华
梁锦华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g jn hu拼音字母liang jin hua拼音首字母ljh 梁锦华的百科含义 梁锦华,男,1960年10月出生,汉族,广东省增城市人, 1982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任广州市从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19年11月,涉嫌严
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的词语属性 拼音di l l ln拼音字母dai li li lun拼音首字母dlll 代理理论的百科含义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