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民间故事《佛教圣地的传说》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震旦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 时, 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 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只有少数人奉行。公元前二年, 大月支国(原居我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数民族, 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 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 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 去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 建造一座僧院以供主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马负经 (《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慢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 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 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相传峨嵋山是普贤菩萨、普陀山是观世音菩 萨、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 人颇受排挤奏知汉明帝。 据《国史旧闻》第一册五0二页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与摩腾、竺法兰二人塞法”。 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 焚经的结果, 道教经文全部焚毁, 佛教经文却尚未完全烧尽,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 。台内山多地广, 河流纵横, 何处建寺适宜?《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 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 再加上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佛修行处)相似。 由于这三种原因 ,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灵鹫寺。 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 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叫做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 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 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 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 南台普济寺、 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完 全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 北台灵应寺供无垢 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 此时五台山之名已经大量出现在北齐史籍之中了。

  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华严钞》载: “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公元62 7-805年)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不可悉记。”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 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 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 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 公元574年)、唐武宗会冒五年(公元845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所谓“三武一宗”, 由于他们不信佛,曾经四次大灭佛法, 全国不少佛教寺庙遭到了毁坏,五台山也不例外,所有的寺院几 乎被焚毁殆尽,仅留下一座边远小庙南禅寺。后来,唐宣宗虽大兴佛法,五台山因元气大伤,难以复原。 到了北宋,台内、台外寺庙仅存七十二所。北宋的太宗、真宗和仁宗信奉佛教。 这三个皇帝留在五台山 上的“天书玉札”就达三百八十多轴。元至明初,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又有所恢复。

  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再度振兴,出现了第三个高潮。清代各帝,均信佛法。 康熙时,还在台怀、 射虎川和南台等地营建行宫,每隔两三年必朝山一次。乾隆时也是如此,直到嘉庆中年以后,才不复继 续下去。民国年间,仍有善男信女布施钱财,修建寺庙。据一九五三年成立的“五台山古迹保护所”调查,台内、台外、台顶、 台下青庙有九十九座,黄庙有二十五座, 共计一百二十四座(《五台山导游》 一书, 有124座寺院的名称表)。在抗日战争前,通常冬季五台山有僧尼一千余人,夏季的二千余人。 日寇侵占五台山以后,许多僧尼逃走,五台山佛教骤衰。一九四六年五台山解放后,这座举世闻名的佛 教名山才真正回到了人民手里。一九五二年,政府拔款对五台山的古迹进行整修。一九五三年,又正式 成立了五台山古迹保护所,对寺庙建筑和名胜古迹有重点在进行保养和修缮。在这方面,五台山民族事 务委员会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作出了很大努力。使得五台山这位历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如今能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迎接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上一篇:职场故事《招聘风波和“阿比勒尼悖论”》 下一篇:寓言故事《三只小鸟的故事》
猜你喜欢
古国名。或作录。夏封国,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史记夏本纪》: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春秋》文公五年(前622):“楚人灭六。”秦置县。
转辚
转辚的词语属性 拼音zhun ln拼音字母zhuan lin拼音首字母zl 转辚的词语解释转辚[ zhun ln ] 车轮。 转辚的详细含义 车轮。《仪礼既夕礼》“迁于祖,用轴”汉郑玄注:“轴,輁轴也,轴状如转轔,刻两头为軹,轴状如长牀,穿程,前后著金而关軹焉。”贾公彦疏:“汉时名转轴为转
美格西
美格西的词语属性 拼音mi g x拼音字母mei ge xi拼音首字母mgx 美格西的百科含义 美格西,又名苯甲氧青霉素,一种药物。
形胜之国
形胜之国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shng zh gu拼音字母xing sheng zhi guo拼音首字母xszg 形胜之国的词语解释形胜之国[ xng shng zh gu ]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国家。 形胜之国的百科含义 形胜之国,成语,指地势优越的国家。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形胜之国的词语出处
《南冠楚囚》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同“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乐官,亦作“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子嗣无忧
子嗣无忧的词语属性 拼音z s w yu拼音字母zi si wu you拼音首字母zswy 子嗣无忧的百科含义 《孩子们都很好》是由丽莎查罗登科执导,安妮特贝宁、朱丽安摩尔、马克鲁法洛、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乔什哈切森、亚雅达科斯塔、左思莎马梅特主演的情感电影,于2010年7月9日在美国上映
地方检察分厅
官署名。清末设置,配置在地方审判分厅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法部奏定各直省省城、商埠审判厅、检察厅的厅数及设官员额,规定地方检察分厅不设检察长,分厅职掌与其他官员的设置,均与地方检察厅相同。参见“地方检察厅”。
三司催驱司
官署名。属三司,北宋置,掌催促京城与京畿仓、场、库、务等文帐、凭由上缴审核等事,以判三司开拆司官兼管。
雪莉伊顿
雪莉伊顿的词语属性 拼音xu l y dn拼音字母xue li yi dun拼音首字母xlyd 雪莉伊顿的百科含义 雪莉伊顿,193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出演邦德片《007之金手指》,虽戏份少,但因在影片中非凡的死亡方式,全身涂满金漆皮肤窒息而成名。雪莉伊顿在1969年息影,全身心投入家庭之
年少无知
年少无知的词语属性 拼音nin sho w zh拼音字母nian shao wu zhi拼音首字母nswz 年少无知的词语解释年少无知[ nin sho w zh ] 年纪轻,不太懂事。 年少无知的百科含义 年少无知是汉语成语,指年纪轻,不太懂事。 年少无知的反义词 年高德劭
威洛之旅
威洛之旅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lu zh l拼音字母wei luo zhi lv拼音首字母wlzl 威洛之旅的百科含义 在菜单 文件(或者 ALT+L) 选载入游戏。 然先选择自已想玩的游戏双击名字就可以模拟游戏。
华北地块
华北地块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bi d kui拼音字母hua bei di kuai拼音首字母hbdk 华北地块的词语解释华北地块[ hu bi d kui ] 华北地块北缘及其北侧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属矿成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