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古代海战怎么打?


1911年,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海军战略论》,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当时世界上诸多列强的关注,很多国家还将马汉在书中所阐释的理论称为“海权论”。之后的100多年,无数的人都将马汉的海权中心理论视为圭臬,将国家的发展和海军的发展联系到一起,“舰运即国运”。

其实,这样的理论不仅仅在现代社会上众多着名的海战,莫不是西方诸强的杰作。但是在火炮出现之前,人们到底是用什么方式在浩瀚的大海上作战的呢?是扔石头?放弓箭?抑或隔空喊话?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时候,人类的海战到底是如何进行的。

海战的“碰碰船”时代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缺乏有效的在海上攻击对方的武器,因此舰船本身就成为攻击对方舰船最好的办法。

人类早期的舰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宽体船,船体较宽,可以用来装卸货物和商品,主要用于贸易,而另一种叫做窄体船的船只则恰恰与之相反。窄体船船体长而低矮,希腊人称之为三列桨船。在这种船的甲板上,大约有40名陆战士兵,他们一般配备长矛、短剑、盾牌等一般陆地上作战时都会配备的武器。有些也配备弓箭,用来射击临近的敌方战舰,不过这些都不是这类窄体船最主要的武器,这种战船最主要的武器是其船艏水线下用青铜包裹的撞角。战斗时,每艘战船上一般配备有150名桨手,分坐在三层,其中第一层的桨手一般位于甲板之上,其他两层的位于甲板下。船的每侧都有75只桨,每个人划动一只。从而让长桨推动战船前进。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记载,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记载,其速度可以超过7节(即每小时7海里,约为每小时13千米)。这个速度可以给予战船的撞角以巨大的冲撞力,利用这个速度,来撞击敌方舰只的侧翼,可以非常有效的杀伤敌方的战舰,从而获得海战的胜利。

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海战就如同我们经常玩的碰碰车一样,交战双方的战舰聚集在海战战场上,都想方设法地利用己方的撞角来冲击敌方舰只最薄弱的侧面。如果冲撞的力量足够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撞断对方的龙骨,从而一举击沉对方战舰。不过这样的“碰碰船”可没有碰碰车那样有趣,驾驶船只的人,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去享受闲暇,而是得时刻注意周围向你冲来的敌方舰只。一旦你指挥的舰只被别人碰了,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眼睛放着绿光,已经饥肠辘辘多日的鲨鱼了。

乌鸦让海战变陆战

公元前3世纪,称霸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人开始觊觎西地中海的霸权。而这个时候,西地中海上,由腓尼基人建立的海上强国迦太基也是如日中天。两大强国为了争夺西地中海的霸权,一场战争在所难免。公元前264年,双发爆发的布匿战争。(布匿是罗马人对于腓尼基人的称呼)。战争开始,最令罗马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迦太基人的海军。这支海军不仅能抵御来自罗马军队的有效攻击,而且可以有效地限制罗马人同其他地区的殖民贸易,甚至可以用来劫掠罗马的沿岸地区,打击罗马的士气。而做了几百年“旱鸭子”的罗马人对于海战,完全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

不过,罗马也有优势,罗马的优势在于其军团里的士兵全都是训练有素的公民士兵,其战斗的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迦太基的雇佣兵一样只是为了几个大洋。所以,罗马军队在战斗能力和意志力方面都远胜于对面的迦太基雇佣兵,因此如何将海战变为陆战,发挥罗马军队的陆战优势就成为罗马军队扭转海军劣势的关键之所在。

聪明的罗马人想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乌鸦吊桥。这种吊桥宽1.2米,长10.9米,重约一吨,两侧一般设有小栏杆。该装置与船舶的桅杆连接在一起,可以利用船首的滑轮随意升降。更为重要的是,吊桥的前端有一个鸟嘴一样的重型铁钩,接近敌船之后,可以放下吊桥,让其牢牢地抓住敌方舰只,让自己的士兵依次通过,将敌方舰队上的士兵逐一消灭。从而将海战成功地转化为陆战。借用这个装置,罗马人在接下来的米拉海战中成功地战胜了迦太基。不过乌鸦吊桥也有其无法忽视的缺点,那就是由于其本身太过沉重,给战舰本身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取得海战胜利的罗马人在这之后的一次风暴中几乎损失了自己的全部海军,几年之后才恢复元气。

“千年帝国”的秘密武器——希腊火

公元717年夏天,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由穆罕默德建立的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庞大帝国)进攻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他们首先利用自己在人数上的优势,封锁了拜占庭帝国的通往欧洲的道路。随后又用2000多艘战舰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整个围了个水泄不通。不仅如此,阿拉伯人的军队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君士坦丁堡涌来。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人数优势,君士坦丁堡在经历了阿拉伯人半年的围攻之后仍旧岿然不动,城市还是在拜占庭人的手中。当然,这还不是整个历史事件的高潮。翌年春天,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利奥三世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之后,当机立断,决定发动反攻,派出自己的舰队向阿拉伯人的舰队发动攻击。装备了“高科技武器”的拜占庭人轻松击败了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将阿拉伯人的舰队一举歼灭。当阿拉伯人灰溜溜的回到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的时候,开拔时的2560艘船只仅剩下5艘,而帮助拜占庭人取得这样逆天胜利的就是被后人一直称道的希腊火。

希腊火的具体组成成分,时至今日仍旧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大多数的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确信,其主要成分应该是石油,此外还应该包括了一定比例的硫磺、沥青、松香、树脂等易燃物质。实战时,希腊火被装配在由厚重且浸湿的兽皮包裹的军舰上,由军队中最精锐的弓箭手的掩护下,靠近敌船。当进入射程之后,一个士兵启动气泵,把希腊火抽到导管内部,然后由另一个士兵负责启动管口的点火装置,最后由一个力量较大的士兵手持一个可以调整方向的导管,对准目标发射希腊火。在顺风的情况下,火焰可以达到50码(约45.7米)。对于当时只能依靠冲撞和弓箭攻击对方舰只的阿拉伯海军来说,希腊火无疑是一场噩梦,而当噩梦醒来时,阿拉伯人发现自己早就被烧的衣不蔽体了。

不过讽刺的是,由于希腊火的巨大威力,拜占庭人一直将其具体的制作过程和配方列为绝密,其研究和制作的过程都完全在宫中完成,甚至连文字记录都不得允许保留。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希腊火的制作方法旋即成为谜团,而后来的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只能从大量的阿拉伯文献中,来还原和找寻关于希腊火的只言片语了。

上一篇:苏轼到底长啥样 下一篇:帝王家的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酷韩
酷韩的词语属性 拼音k hn拼音字母ku han拼音首字母kh 酷韩的百科含义 《酷韩》是由Zero03编写的一本娱乐明星类小说,总字数达到458145个。
《潜濡默化》来历意思解释
犹潜移默化。刘揆一《黄兴传记》:“今就湘省而论,军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亦潜濡默化。”
赖金星
赖金星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jn xng拼音字母lai jin xing拼音首字母ljx 赖金星的百科含义 男,博士,教授,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硕导及博导。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呛炒绿豆芽
呛炒绿豆芽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g cho l du y拼音字母qiang chao lv dou ya拼音首字母qcldy 呛炒绿豆芽的百科含义 呛炒绿豆芽是一道菜品,主料是绿豆芽,辅料是食用油、盐、葱、姜、蒜、少一鲜。
吴炳
明末清初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可先,号石渠、粲花馆主人。万历进士。授蒲圻知县。崇祯中,累迁杭州府判、江西提学副使。明亡,任隆武政权兵部侍郎,督师汀州。兵败,流寓广东。南明永历时任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因刘承胤出卖,为清兵所俘,绝食死,一说病死。著有
洪业
洪业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y拼音字母hong ye拼音首字母hy 洪业的词语解释洪业[ hng y ] 大业。古时多指帝王之业。 洪业的详细含义 大业。古时多指帝王之业。汉武帝《贤良诏》:“猗歟伟歟!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新唐书刘蕡传》:“伏惟陛下深軫
无角龙
无角龙的词语属性 拼音w jio lng拼音字母wu jiao long拼音首字母wjl 无角龙的词语解释无角龙[ w jio lng ] 蜥蜴的别称。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武帝 置守宫盂下,令 朔 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宋 苏
无敌保镖
无敌保镖的词语属性 拼音w d bo bio拼音字母wu di bao biao拼音首字母wdbb 无敌保镖的百科含义 《无敌保镖》是日上三竿都市小说上连载的一本小说。
人像卡
人像卡的词语属性 拼音rn xing k拼音字母ren xiang ka拼音首字母rxk 人像卡的百科含义 人像卡是通过先进数码印刷制作的个人资料的信息卡,就是将人像、姓名、编号、图像、姓名、编号、 图像、条形码及其它资料直接打印在PVC卡上,可以用来作各类工作牌、出入卡、胸卡、会员卡
横科暴敛
横科暴敛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k bo lin拼音字母heng ke bao lian拼音首字母hkbl 横科暴敛的词语解释横科暴敛[ hng k bo lin ] 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同“横征暴赋”。 横科暴敛的百科含义 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同“横征暴赋”。 横科暴敛的详细含义 【解释】:滥征捐税
小狗学骑车
小狗学骑车的故事 有一天,胆小的小狗在家里羡慕着朋友们的骑车技能,但是自己因为胆子小却一直都不敢去学,那么后来它有没有学会呢?一起来看看小狗学骑车的故事吧。 动物王国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它们相亲相爱,总是在一起玩。小狗胆小,整天呆在家里,守着它的四轮自行车。
女人和陌生人
女人和陌生人的词语属性 拼音n rn h m shng rn拼音字母nv ren he mo sheng ren拼音首字母nrhmsr 女人和陌生人的百科含义 《女人和陌生人》(Frau und der Fremde)是由Rainer Simon导演、Katrin Knappe、Siegfried Höchst 、Joachim Lätsch主演的一部东德影片。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