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南宋是北宋的直接延续吗


为何有“华夏民族,造极于赵宋之世”一说

南宋是北宋的直接延续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历史大背景。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振复。”一般讲到宋史,讲到宋代文化,这段话是必引不可的。正因为他说“造极于赵宋之世”,因此我们对整个宋代都有一种相当的好感。

确实,宋代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首先是制度文化。在宋代以前,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分裂、割据、武将专政等局面,而宋代之后,元明清三朝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这个遗产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宋太祖顶层设计的政治制度文化。

正是鉴于五代的动乱,武将经常叛乱推翻政权,所以宋太祖设立的权力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把兵权、政权、财权这重要的三权都加以必要的分割,不让权力集中在某一个官员或某一个部门,宋朝因此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

其次是精神文化。宋代形成了影响中国古代后期的理学,这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宋代在宋词、书画、科技等方面,不仅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高峰,有的方面还走在世界的前列。

物质文化方面,我们只要看一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当时社会是多么繁荣。

所以说,宋代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上,都确实达到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造极于赵宋之世”。

但是,陈寅恪先生还说“后渐衰微”,这“衰微”开始在什么时候?此外,“造极于赵宋之世”,是不是宋代近320年的历史全过程中这个高峰始终存续着呢?

三大理由说明南宋并不是北宋的直接延续

我认为,宋代近320年的历史,它是复杂、多变的,应该做分时段的、多面向的把握。而从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这段时期,正是宋代历史上最波澜壮阔又波诡云谲的一段岁月。

回到今天的主题:南宋是否北宋的直接延续?

从皇统角度来看,南宋毫无疑问是北宋的直接延续。因为宋高宗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是被俘到北方的宋钦宗的兄弟,在血脉皇统上,是真正的一姓王朝。

另外,从政府制度和祖宗家法来看,南宋对北宋似乎也没有全面的颠覆性的变革。也就是说,南宋还是承袭了北宋的君主官僚政体,以及重要的制度文化,比如崇文轻武、科举制度等等。

从这些角度来看,当然可以说“南宋是北宋的延续”。但是,它是一种“直接延续”吗?是一种简单的延续吗?

显然又不是。下面来说几个理由。

第一,南宋的生存空间要远比北宋逼仄得多。

宋代分南宋和北宋,大体都是160年左右。从南宋疆域图可以看出,南宋王朝基本上以现在的淮河和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而北宋的北方疆域达到了现在的北京以南。

第二,南宋的内政和外交形势空前严峻。

北宋时期,宋朝政府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相对峙。虽然前期战争不断,但是从1004年开始,双方进入了长期的和平阶段,达一百多年之久。

而金朝和南宋对峙以后,一方面金军战斗力超过契丹军队,另一方面,由于地缘空间的改变,金军随时可以渡淮河南下。南宋政权不但在立国初期处于存亡继绝的生死关头,而且,在其后存在的一百多年间,金朝始终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这种情况下,南宋在政治体制、统治策略以及官僚机器的运作上,都势必做出应激性的调整,否则难以对付内外交困的局面。于是,南宋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第三,由于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的个人因素,原先政治体制的良性运作发生了逆转。众所周知,在君主官僚政体下,“君主是决定一切的”,君主的所作所为可以直接影响历史走向和政治生态。

从这些方面看,南宋并不是北宋简单的、直接的延续。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关注到南宋延续、继承北宋的那些历史内容,另一方面,更要关注到南宋历史相对于北宋历史的那种断裂性。

从岳飞事件看宋高宗的政治手腕

我们来说说南宋王朝的建立者宋高宗。

宋高宗这个皇帝,从岳飞事件中可以看到他的政治手腕。他尤其在乎君权对军权的全面掌控。

在北宋全盛期,中枢权力机构是相对制衡的,也就是说,对当时的君主官僚政体来讲,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运作状态。在这种运作程序下,皇帝不能够独立地、专权地决定朝政大事。几乎所有的朝政大事,皇帝先表达一个意向,然后交给起草政令的机构去起草。起草完以后,要通过当时的监督机构,包括御史台和谏院在内的监察系统,对这些政令进行审查,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正确,然后再正式发布,交由宰相为首的行政部门去执行。这样一来,各种权力是互相制衡的,防止了中央权力可能出现的失误。

但是南渡初年,整个高宗小朝廷一直处于不断逃亡中,如果还要依照北宋那种体制,肯定无法应付当时千变万化的战争局面。而宋高宗其人又精于玩弄权术,喜欢大权独揽,这就导致原来中枢权力相对制衡的良性政体逐渐走向了专制。

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起用秦桧作为唯一的宰相。宋朝一般任命左右两个宰相,但他却特许秦桧独相。目的是什么?就是让秦桧单独去处理与金朝议和的事情,而不受到掣肘。

结果,绍兴十二年(1142)初,他与秦桧制造了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并同金朝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士大夫官僚仍然力主收复北方,反对议和的声音始终非常强烈。宋高宗和秦桧就采取高压政策,罗织了一系列“文字狱”,对那些持不同政见的官僚士大夫打击镇压,罢官的罢官,贬黜的贬黜,流放的流放,有的官员甚至就死在流放地。

所以,宋高宗时代与“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北宋最好的时代,应该区分开来。如果要穿越到宋朝去的话,应该穿越到宋仁宗、范仲淹与包拯的时代,而绝不是宋高宗与秦桧的时代。

上一篇:我爱孟夫子,独乐槎头鳊 下一篇:太后做编剧
猜你喜欢
《结绳而治》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以简朴古拙的方法治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易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书契:文字。夬(guai): 《易》卦名。夬的卦象是竹与刀,古人创造文字,用刀刻于木简或竹
阔叶早熟禾
阔叶早熟禾的词语属性 拼音ku y zo sh h拼音字母kuo ye zao shu he拼音首字母kyzsh 阔叶早熟禾的百科含义 阔叶早熟禾(拉丁文:Poa grandis Hand.-Mazz.)是被子植物门禾本科下早熟禾属的一个物种,该物种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维西、贡山、德钦)。生于
《轻拢慢捻》来历意思解释
拢:用指头在乐器弦上按捺。捻:弹琵琶的一种指法。形容弹奏乐器时动作轻盈从容。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和时
和时的词语属性 拼音h sh拼音字母he shi拼音首字母hs 和时的词语解释和时[ h sh ] 适应时令。 和时的百科含义 hé shí ㄏㄜ ㄕㄧ 和时(和时) 汉 适应时令。《汉书成帝纪》:“教化流行,风雨和时。” 和时的详细含义 适应时令。《汉书成帝纪》:“教化流行,
成层现象
成层现象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cng xin xing拼音字母cheng ceng xian xiang拼音首字母ccxx 成层现象的百科含义 成层现象(epidermal stratification) 群落内不同生物类群占据不同的高度空间,它是各种群间和自然环境与种群之间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群落结构最直观的基本特
萧斧
萧斧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f拼音字母xiao fu拼音首字母xf 萧斧的词语解释萧斧[ xio f ]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 萧斧的详细含义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艸部》“萧,艾蒿也。从艸,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鉞用于刑罚
把他换做你
把他换做你的词语属性 拼音b t hun zu n拼音字母ba ta huan zuo ni拼音首字母bthzn 把他换做你的百科含义 《把他换做你》是台湾歌星孟庭苇所唱单曲一首。收录于专辑《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阻燃面料
阻燃面料的词语属性 拼音z rn min lio拼音字母zu ran mian liao拼音首字母zrml 阻燃面料的百科含义 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有: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
灾难级
灾难级的词语属性 拼音zi nn j拼音字母zai nan ji拼音首字母znj 灾难级的百科含义 灾难级是一种专为快速进攻战而设计的攻击型战列舰,其大型能量炮射程与跟踪速度加7.5%。
沉思翰藻
沉思翰藻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s hn zo拼音字母chen si han zao拼音首字母cshz 沉思翰藻的词语解释沉思翰藻[ chn s hn zo ] 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沉思翰藻的词语出处 《文选》
通神膏
通神膏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shn go拼音字母tong shen gao拼音首字母tsg 通神膏的百科含义 通神膏是出自《博济》卷三,主治眼生翳膜,赤脉胬肉的一种药膏。
肉炒茄子
肉炒茄子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cho qi zi拼音字母rou chao qie zi拼音首字母rcqz 肉炒茄子的百科含义 肉炒茄子是由茄子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