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名人故事《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


  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他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他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他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他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达尔文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他的学校剑桥大学走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达尔文本人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他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上一篇:名人故事《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童年故事》 下一篇:励志故事《马云给雅虎员工作的精彩演讲》
猜你喜欢
虞宅乡
虞宅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y zhi xing拼音字母yu zhai xiang拼音首字母yzx 虞宅乡的百科含义 虞宅乡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西北部,东南北与岩头、七里、杭坪、大畈四乡镇相邻,西与建德市姚村乡接壤,占地面积56.9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5876亩,山林面积66680亩,境内有著
地球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的词语属性 拼音d qi de q yun拼音字母di qiu de qi yuan拼音首字母dqdqy 地球的起源的百科含义 地球的起源(英语:How the Earth Was Made)是一个Pioneer Productions制作历史频道播出的电视纪录片。
谢春鑫
谢春鑫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chn xn拼音字母xie chun xin拼音首字母xcx 谢春鑫的百科含义 谢春鑫,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广西陆川人,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税务师。现任广西北流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杨曾文
杨曾文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cng wn拼音字母yang ceng wen拼音首字母ycw 杨曾文的百科含义 杨曾文(1939- )汉族,山东省即墨县人,佛教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著有《中国佛教史
侯興
【介绍】: 見侯興權(集成10382),戰國時期人。
蜂窝散
蜂窝散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w sn拼音字母feng wo san拼音首字母fws 蜂窝散的百科含义 蜂窝散是一剂处方,主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
鞭尾蝎
鞭尾蝎的词语属性 拼音bin wi xi拼音字母bian wei xie拼音首字母bwx 鞭尾蝎的百科含义 鞭尾蝎(Whip Scorpion)为演化於三亿年前的小型掠食者,今日尚存。鞭尾蝎居住於洞穴中,以蜘蛛、昆虫、及其它蝎子为食。它们拥有威力强大的螫,与能够喷出酸液的鞭状尾巴(用于防卫)。分
瞳中的星空
瞳中的星空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zhng de xng kng拼音字母tong zhong de xing kong拼音首字母tzdxk 瞳中的星空的百科含义 《瞳中的星空》是醉纸折鸢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红袖添香网。
水甜茅
水甜茅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tin mo拼音字母shui tian mao拼音首字母stm 水甜茅的百科含义 水甜茅是甜茅属的一种植物,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多见于山坡潮湿地、沟边。秆疏丛,直立,高20-50厘米,径1-2毫米,具3-5节。产于我国新疆,湖北神农架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西洋和欧洲中
孙亚萍
孙亚萍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y png拼音字母sun ya ping拼音首字母syp 孙亚萍的百科含义 孙亚萍1981年3月出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主讲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刘孔才
刘孔才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kng ci拼音字母liu kong cai拼音首字母lkc 刘孔才的百科含义 刘孔才(1913年3月-1948年3月),男,广东省台山人。生前为台山县人民游击队保卫员。1948年3月在北陡紫罗山牺牲。
王孝杰
【生卒】:?-696 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高宗末为副总管从讨吐蕃,被俘,不久获释。长寿时,与阿史那忠节率众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安西四镇,功拜左卫大将军。证圣初又与吐蕃战,败,免官。万岁通天年由白衣起为清边道总管,率兵讨契丹,当前军深入、后援不继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