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谏议大夫


官名。秦置,专掌论议。西汉初废,武帝时置谏大夫。东汉光武帝复置谏议大夫,秩六百石,掌侍从顾问、参谋讽议,名义上隶光禄勋。三国魏沿置,晋朝罢。南朝唯梁、陈置。北魏置七十人,隶集书省,掌谏诤议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四品下,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下。北齐沿置,员七人,从四品。隋初于门下省置七人,从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废。唐初置四人,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正谏大夫,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旧名。德宗贞元四年(788) 分左、右,各置四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宪宗元和元年(806) 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武宗会昌二年(842) ,复分置左、右。宋初为五品寄禄官,多别领其他职任而不专言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升为从四品,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复专掌讽谕规谏,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失当,皆得谏正。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兼领登闻检、鼓院。辽朝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金朝为正四品。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进入北京后,改六科给事中置,职掌如故。官名。秦、西汉皆置谏大夫,掌论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东汉改名谏议大夫,六百石。见《后汉书·百官二·谏议大夫》。隋设谏议大夫七人,掌侍从规谏,属门下省。见《隋书·百官下》。唐代设左右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中书省》。宋沿唐制,并为谏院长官。辽、金皆沿宋制。见《辽史·百官志三》、《金史·百官二·谏院》。

上一篇:谏大夫 下一篇:市令司
猜你喜欢
多瘤齿兽
多瘤齿兽的词语属性 拼音du li ch shu拼音字母duo liu chi shou拼音首字母dlcs 多瘤齿兽的百科含义 一类绝灭的、外表像啮齿类的小哺乳动物。生存于侏罗纪和整个新生代早期,或者延续到了早渐新世,存在了1.3亿年。
孙家裕
孙家裕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ji y拼音字母sun jia yu拼音首字母sjy 孙家裕的百科含义 孙家裕,台湾著名漫画家,曾任职媒体的美术编辑。他陆续以《孙老爹讲古》、《七十二变》等作品成功地在台湾漫画界闯出了名号。1998年,他来到大陆,成为较早到大陆寻求发展的台湾漫画家之一。
岗位标准
岗位标准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wi bio zhn拼音字母gang wei biao zhun拼音首字母gwbz 岗位标准的百科含义 所谓岗位规范,是指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的条件提出的综合要求。它是企业劳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生产和进行内部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对于加强企业劳动
康众
康众的词语属性 拼音kng zhng拼音字母kang zhong拼音首字母kz 康众的百科含义 Canzone康众是专业的室内空气治理机构,以全球尖端纳米科技产品融合精细化服务,专注治理室内甲醛、苯系列、TVOC等有害气体污染,清除室内异味。 本公司以“真诚感动“为康众的”纳米星“服务理念
李勉
唐宗室。字玄卿。初任开封尉。至德初,随肃宗至灵武,为监察御史,曾谏止悉杀关东降敌官员。历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以不礼李辅国,为其所忌,出为汾州、虢州刺史,改京兆尹、江西观察使。大历初,复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以不谄事宦官鱼朝恩,又为所衔。四年(769),迁
宋自适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正甫,号清隐。宋甡长子。与弟自道、自逢、自逊等六人皆承家学。真德秀尝跋其诗集,颇爱其诗。
不要刻意改变
不要刻意改变的词语属性 拼音b yo k y gi bin拼音字母bu yao ke yi gai bian拼音首字母bykygb 不要刻意改变的百科含义 《不要刻意改变》是香港歌手谢霆锋演唱的粤语流行歌曲,1997年在中国香港发行。
数字线路段
数字线路段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z xin l dun拼音字母shu zi xian lu duan拼音首字母szxld 数字线路段的百科含义 数字线路段(Digital line seetion)是指在单一类型的制造好的传输媒质(比如对称线对,同轴线对或光纤)上装备起来的数字段。需要注意一个数字有线段包括在两端的终端
太常伯
官名。即尚书省六部长官,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司列、司元、司礼、司戎、司刑、司平,六部尚书改称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复名尚书。参见“尚书”。
短颈藓属
短颈藓属的词语属性 拼音dun jng xin sh拼音字母duan jing xian shu拼音首字母djxs 短颈藓属的百科含义 短颈藓属(Diphyscium)苔藓植物门,苔纲,灰藓目下的一个门类。
全武者
全武者的词语属性 拼音qun w zh拼音字母quan wu zhe拼音首字母qwz 全武者的百科含义 《全武者》是一部在创世中文网连载的小说。
《履虽新不为冠》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