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帝后党争


清末以光绪皇帝载湉为代表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那拉氏为代表的后党之间的斗争。清统治集团内部帝、后两党的矛盾由来已久。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死后,那拉氏立自己的侄子、外甥、四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第二次垂帘听政。1889年(光绪十五年)载湉“亲政”,那拉氏宣布“撤帘归政”。载湉虽然“亲政”,但实际大权仍操在那拉氏手中。朝中许多官僚从个人或集团利益出发,分别集结于载湉或那拉氏周围。帝党的核心人物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户部尚书翁同龢,此外还有孙家鼐、志锐、文廷式、汪鸣銮、长麟、张謇等文职官僚,执掌着发布上谕的权力。后党主要成员有荣禄、刚毅、孙毓汶、徐用仪等掌握中央及地方军政实权的大官僚,宫内则有总管太监李莲英。中日甲午战争中,帝党主战,希图侥幸取胜,以削弱后党势力,后党主和,力图保存实力。结果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党从救亡和争权出发,逐渐倾向维新,与维新派结合,发动百日维新。6月11日(四月二十三日)载湉下“明定国是”诏, 6月15日(四月二十七日)那拉氏首先迫令载湉将翁同龢开缺回籍,派荣禄任直隶总督,节制北洋各军。9月4日(七月十九日)载湉下令将阻格礼部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等六堂官革职。9月5日(七月二十日)又委任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四位维新人士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后党密谋反扑。维新派建议载湉借助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保护新政。9月21日(八月六日)那拉氏发动政变,幽禁载湉,捕杀谭嗣同等六人,其他维新派人士、帝党官僚亦均遭监禁、充军或罢逐,那拉氏再次“垂帘听政”。至此帝后两党之间的争斗,以那拉氏独揽一切军政大权而告终。

上一篇:保浙会 下一篇:公车上书
猜你喜欢
长物
长物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w拼音字母chang wu拼音首字母cw 长物的词语解释长物[ chng w ] 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儿的东西:身无~(形容穷困或俭朴)。 长物的详细含义 长物(chnw):好的东西。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土地庙》:“市无长物,惟花厂鸽市差为可观。”长
羡门
【介绍】: 传说为古仙人,一作羡门高,名子高。秦始皇东游海上,至碣石,曾使燕人卢生寻求羡门、高誓等仙人。
三坟五典
三坟五典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fn w din拼音字母san fen wu dian拼音首字母sfwd 三坟五典的词语解释三坟五典[ sn fn w din ] 传说中中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古书也。” 三坟五典的百科含义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
群雄角逐
群雄角逐的词语属性 拼音qn xing ju zh拼音字母qun xiong jue zhu拼音首字母qxjz 群雄角逐的词语解释群雄角逐[ qn xing ju zh ] 指很多实力强劲的势力相互竞争角逐。
雁南燕北
雁南燕北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nn yn bi拼音字母yan nan yan bei拼音首字母ynyb 雁南燕北的词语解释雁南燕北[ yn nn yn bi ] 比喻两地分离。 雁南燕北的详细含义 【解释】:比喻两地分离。【出自】:《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
祖乙
【介绍】: 見守宮盤(集成10168),守宮的祖父,生世在西周早期。
智育心理
智育心理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y xn l拼音字母zhi yu xin li拼音首字母zyxl 智育心理的百科含义 智育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智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揭示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与规律,为学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的组
伴侣线
伴侣线的词语属性 拼音bn l xin拼音字母ban lv xian拼音首字母blx 伴侣线的词语解释伴侣线[ bn l xin ] 红色丝线。
印真
印真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zhn拼音字母yin zhen拼音首字母yz 印真的百科含义 印真,1973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现任作曲系教师,副教授。创作歌曲《水之恋》(2007年辽宁中部城市新人新作音乐大赛优秀音乐创作新人奖)。
《虹贯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清 文廷式《望江南》词之四:“易水行时虹贯日,扶馀王后气成云,此局未输君。”
梦想婚礼
梦想婚礼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xing hn l拼音字母meng xiang hun li拼音首字母mxhl 梦想婚礼的百科含义 梦想婚礼是一款装扮小游戏,发行于2012-04-21。
小兔回家的冒险
从早晨到傍晚,小兔一直在森林中玩耍。他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小兔感到很害怕,他的眼泪开始掉下来。突然,一只友善的小鸟飞过来,问小兔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哭着告诉小鸟他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小鸟说:“没关系,我会帮助你找到回家的路。”小鸟指着一棵高大的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