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民间故事《古井野史》


某日一个行者在一条普通的街道偶然走过,看见了一口被称为古井的水井,心奇之,经多方打听,寻到一段被历史遗忘的故事,闲来无事以记之。——题记。

这是一口古井,一口用青石砖砌成的临街的井。外表看来,它是极为普通的。但深一考究,却极为不平常。

据老一辈的人讲,它是有着传奇色彩的。想不开的人,如若在绝望之中跳入井里,虽水深几丈,但觅死之人总会慢慢浮出水面,井壁光滑并坚硬如铁,井中之人终是安然无恙——井不食人,竟是一口有灵性的井呢。又传,每到仲秋月圆时节,夜半沉静,井里的水翻腾滚动,声音轰隆。当觉轻之人被惊醒,轻声交谈井中之物时,轰隆隆之声戛然而止,再仔细听,除了风声和蛙鸣,你要寻找的那声音神奇般地消失了。所以有人说,那是一条青龙和一只黄凤,它们于如华的月光下一边濯洗,一边赏月,一旦觉察到有人听到它们的动静,就会倏然而逝,再也听寻不到它们一点声音。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这口井又有了通灵之能。

不过,这口井最初并不叫“古井”,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美其名曰古井,这是近三四年的事。在这之前,它只是叫“甜水井”的:水质清冽,入口如甘露,润腻柔滑,口感远近闻名。因此它能有那样美丽的传说似乎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古井深及二三十米,之所以这么深,与此处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正处在岭地,地下水距地表很深。如果说是在现在,挖这样一口井是绰绰有余的,但在千百年前的汉朝,却也不是易事。也因为这口井,使得这个村子的历史有了凭证。究起根源,并不在于这井的,但其它的东西随着历史的风雨,或是蚕食掉了,或是被人的观念杀掉了。这其中,就包括着那段让这个村子里的人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发生是长于古井的,理应是在它之前的几年吧。

当时正是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公元前某年四月的一天,刘邦兵马因受风寒,退守夷安(高密),驻扎在东岭一带。此风寒类似于一种瘟疫,军医会诊后,共同得出唯小麦花才可以救治。此时正值小麦花的花期,真是天不灭刘!刘邦望着满地的青绿绿的麦苗,真想一声令下割麦救人。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他素来奉行以德服人,以安抚地方百姓为己任,因此他的部队走到哪,都会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如果不经百姓同意而强行割麦,那他先前做出的所有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将在一瞬间轰然倒塌——正所谓得民心难,失民心易啊。

站在地麦边,刘邦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大将韩信急忙上前施礼道:“主公不用担心,我想肯定有献麦花之人。”

“但愿吧。”刘邦从未像现在这样无助。再过几天,小麦的花期就过去了,到时怎么办呢?帐篷内外的呻吟声就你刀子割着他的心,一阵一阵的抽搐疼痛!这是几万将士啊,他们是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英雄,怎么能看到他们在疾病的痛苦中死去呢?男儿当建奇功立伟业,岂能白白丢失生命?!唉,能否有所作为,一切希望可就寄托在这个村子里的人了。

“主公,还有两天的时间,如果到时还没有献上的,那我们怎么办?”韩信问刘邦。刘邦低着头,来回踱了几步,说:“再等等吧,实在无人奉献,那也只能将当地的大户叫来了。”不到万般无奈,他决不愿意走这一步棋。强迫性的做法总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很不利于他的部队的声望。

太阳慢悠悠地走过中天,走过西天,黄昏又来了,一天又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

漫漫长夜,虽也闻村里鸡鸣狗吠,新的一天终是又到了。韩信伸了个懒腰,虽无战事,但也不能放松警惕。也不知项羽现在干什么,他按兵不动,莫不是也遭遇了这样的境况?还是他想要搞个大的动静?韩信深知如果此时项羽来攻,他们可能会从此与霸权无缘了。众多的士兵遭受着瘟疫的折磨,早已丧失了战斗力,只能是坐以待毙了。今天已是贴出告示的第三天了,难道还是白白等候吗?这个村子会没有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吗?他们没有想过不支持部队的严重后果吗?

天色微明,他心绪烦乱,独坐帐内,也不知干点什么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军营里似乎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只不过偶尔会听到无忧无虑的小虫在茫茫的天地间低吟清唱。四月的阳光似乎走得有点快,不知不觉中已是日上三杆了。韩信走出大帐,站在阳光下,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和温暧。连年争战,哪有闲心欣赏朝阳孕育的逢勃生机:碧绿的原野,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日光,袅袅的炊烟,远处的小路上三三两两走着的行人,真是一幅淡抹的村居图啊!恍惚中他觉得自己身处世外桃园之中。功成名就之时归隐于这样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呢?

突然,传令兵来报:将军,有一薄氏姑娘带着几车麦草求见!

“什么?快,快,前头带路!”韩信大喜,急步向寨门走去。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士兵听到这个好消息早已相互扶持着走出了帐篷,枯黄、萎靡的脸上一扫几日的颓废。令人振奋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几分钟的功夫就传遍了大帐内外。

寨外的大道上,排着长长的一队车马,平板车上,是一捆捆的青青的麦草。寨子门口,站着一位穿着蓝色衣裤的年轻女子。红朴朴的脸,透着健康与青春;一双秀目,水灵灵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睿智的女子。晨曦中,她的高挽着的发髻略显零乱,却是英资飒爽。

寨门大开,韩信大踏步地赶上前去,深深一揖:“多谢姑娘!请进帐内相谈。”

交谈中,韩信得知薄氏姑娘尚未许配人家,他心中一动:这样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女子,不正具备了一个当娘娘的资质吗?你瞧她端庄、秀丽,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主公见了也一定会欣喜万分。再说布告中提及的加官晋爵只是相对于男性的,就压根没想到来敬献的会是一女子。对于一个女孩,最终、最美满的归宿就是找到一个好婆家,丈夫能有所作为,主公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吗?想到这里,韩信朗声说道:“姑娘,如果我家主公成就霸业,建立王朝,成为一代天子,我将呈报皇上,封迎姑娘为娘娘,不知您意下如何?”薄氏姑娘怔住了,她没想到韩大将军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竟会是这般地单刀直入,红晕爬满了她如月的脸庞。片刻,她轻声回答:“一切全凭大将军做主。”就在一瞬间,薄氏姑娘做出了改变她的命运的决定。

因为小麦花,部队得救了。也因为小麦花,薄氏姑娘的终身似乎有了依托。

薄氏姑娘率家人回到了家。门口,迎接她的只有她的父亲——薄老太爷。他是薄氏家族的族长,在村子里是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人。他博学善思,治家有方。为了锻炼儿女们的才能,为了寻找到能顶起家族大业的继承人,他立下家规:每人当家一年,当家期间,享有特权,即使出现问题,事后也不予追究。这一年恰逢女儿执政。对于女儿的决定,他是赞同的。他想到了与其被逼献花,不如举大义支持刘备。女儿几次徘徊在他的书房外面,他都知晓;女儿坐卧不安,他也看在眼里;女儿在五更时带领家人走出家门他站在窗前目送......膝下虽有三子,但儿子们都过于平庸。女儿也是不幸的,自小没有了母亲——老伴生下她后,因得产后病不久辞世而去,所以他倍加疼爱她。虽世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却并不完全赞同。这是他唯一的一个女儿,是他的掌上名珠,她自小聪慧,心智过人,与哥哥们一起读书,见解常在他们之上,身为读书之人的薄老太爷常常感叹:为什么老天造化弄人,如果能生为男儿,他将会光耀门楣,造福子孙后代。可惜啊可惜,因此这位老太爷每每看到儿子们的平庸之举,总要感慨万分。这一次,女儿要去割青麦,全家人齐反对,儿子们告到了他这里,他们的表现让他失望:目光短浅,患得患失,这若大的家业如果交到他们手里,又能幸存几时?!自己活着还能支撑这个家,一旦走了呢?女儿总是要嫁做他人妇的,她又能管得了几时?想来想去,也只能是悲哀。

“父亲,女儿有事禀报。”薄氏姑娘轻声说。

书房内,父女俩低声说着。窗外,是一方碧绿的竹林,竹影婆娑,风儿一阵阵吹过,簌簌的响声在寂静的书房里荡漾。脸上满是兴奋的女孩在说完之后,房间里一阵沉默。是喜?亦忧。老太爷神色凝重,他不知道女儿的选择是不是出于一时之情,但他明白,只要选了这样一条路,那也就意味着全家人的命运从此有了转机。

薄氏姑娘从此在家等候消息。虽有媒人一次次地踏上门槛,但她只是不应,没有人知道原因。她的年龄一年年大起来,青春一步步地远离了她,红润的脸色也被时光漂白了。尤其在她的父亲离世之后,她的日子更是难挨。谣言传起。有人说她有暗疾,有人说她自视过高,也有人说她被什么附身。渐渐地,她家的门槛阻住了媒人的脚步。日月如梭,薄氏姑娘在家整整呆了八年。这八年,她是数着日子过来的。发生了多少事啊,最爱她父亲去世了。老太爷离世之后虽有遗嘱吩咐只要她没出嫁她当家做主,但毕竟不如他在世时的光景了。她承受着一切闲言碎语,也承受着来自家人的责难,日夜操劳,心中的话向谁诉说呢?没有人懂她,也没有人可以依靠,她忽然觉得自己的选择太过一厢情愿,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听说他已经做了皇帝,他也没有派人来,难不成是他们忘记了吗?她突然感到胸口一阵阵地疼痛。这是第几次了,她也数不清了。自从老太爷归天之后,她就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属于自己了,常常是不可名状的阵痛。她很不愿意惊动哥哥们,对于她的当家,他们原本就很不认同,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并时不时的吹出要分家的风声。唉,算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父亲临走之时不也说过吗,实在撑不住了就散吧。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薄氏姑娘坐在书房内,一本本地翻着帐本,做着记录。她想,也许自己的时日真的不多了,要不怎么总是梦见从未见过的娘亲呢?又是一阵阵地疼。这些日子,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热辣辣的,烧的得整夜地睡不宁。她的忧怨,她的不幸,都始于那个早晨,那个红日燃烧的五月。罢罢罢,也许这就是命。

正如薄氏姑娘所知道的,刘邦已经夺得天下。天下纷争太久,需要做的事太多,他哪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个割麦献花的姑娘呢?论功受赏的,都是跟在他的身边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谁又会想起那个只是听说而又没有谋面的女子呢?刘邦没有记忆,大将军韩信也忘记了行军途中发生的这段插曲了。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又是一年的美丽的春天。

春光明媚,是个出行打猎的好日子。天下已经安定,各项举措也得以实施,人们的生活一天天的安定下来。刘邦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想想打江山的那些年,哪一天不是在马背上过的,现在战争结束了,过上了这锦衣玉食的生活,还真是留恋那段戎马生涯。那时的情景,现在想来,恍如隔世。似乎,也只有在打猎的时候才能有尝尝那种味道了。韩信他们一早就等在殿外了,几百个御林军齐刷刷地候在殿外,威风凛凛的,让他想起了当年南征北战的时光。

来到郊外,田野一片青绿,孕育着五彩缤纷的生命。早已抓来的猎物也不知躲藏在哪里了。其实对于刘邦,打猎并不重要,他只是想到这广阔的天地间呼吸自由的空气,重温当年的梦罢了。马蹄声声,嘶鸣啾啾,人喊马叫,刹那间漫起一团团尘土。

太阳当头,硕果累累,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正是小麦拔节的时候,如果就像现在风调雨顺的,那今年又该是一个丰收年。刘邦与韩信一边走着,一边交谈着,今天可是真够快活的。自他登击以来,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放松。不知为什么,韩信突然有点不对头,反应很是寡淡。

散朝了,刘备刚回到宫中,公公报韩信求见。

听了韩信的诉说,刘备沉吟片刻。他想起了曾做过的一个梦。梦中的一个年轻的女子来向他告别,手里拿着一束绿绿的像草一样的植物,上面似乎开着若有若无的米粒一样的小花,远远地向他递过来,一幅很幽怨的样子。醒来后他很是不解的,但由于事儿太多又忘了。韩信的一提醒,让他深感愧疚——论功行赏,怎么就单单将她给落下了呢?一个姑娘家独自一人等我这么多年......刘邦心生怜悯,他要弥补自己的过失,加倍补尝她所失去的一切。

村里沸腾了。

薄家门前,这些日子是热闹的。一拨人马来了,一拨人马走了。消息也随着他们的到来一点点的透露出去了。

不久,一队人马驻扎到了村子里。他们在村头空阔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建造房屋。他们是要为村里人建造一处娘娘庙,以纪念那位丈义疏财的薄氏姑娘。村里的人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忙,因为皇上说了,既然她没能活着享有这一荣誉,死了也一样要封她为娘娘,让村里的人世世代代供奉她。

几天的功夫,庙宇建成了。

接着,他们又在庙前开始动工挖井。刘邦的用心很深,他想让村民们在每天打水时得以瞻仰这位薄命女子。而这口井的挖掘,更是让村民们喜极而泣:因为村子地处岭上,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吃水很是困难,他们常常要到很离家有六里之遥的一条小河去挑;这些贫穷的村里人也联合起来挖过井,但出水太少,不够吃的;遇上干旱年月,就有很多人在半夜时起来排队打水了。在村人眼里,这口井的存在,甚至远远地超出这座庙所带给人们的恩惠。

终于完全竣工了。青砖、青瓦,很是庄严、肃穆。庙里供奉着薄氏姑娘的塑像,旁边则是一龙一凤两尊石雕分立两旁。庙宇的管理由薄氏家族的人负责。据说当时的庆典惊动的周围几十里的村乡!这一切,或许就是刘邦所希望达到的吧。尤其是那两尊石雕,更是让薄氏家族及村人感动不已——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能做的如此的仁至义尽呢?

夕去朝来,在每年重大节日或每月的重要日子,庙前庙里烟火鼎盛。许是借助了人间的烟火,这庙渐渐地有了灵性。谁家的孩子吓着了,到庙里上上香,再到井里取水摆洒,祈祷一番,将剩余的水端回去喝了,受惊吓的孩子竟会奇迹般地好了。直到现在,还有人这样做。

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薄氏家族日渐败落,娘娘庙也日渐败落,但她的断壁残垣还是在历史的风雨中挺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人们无从想像她在历史的洪流中都经历了什么。她站在井旁,与井为伴,默契地泽被着这一方的子孙后代。干旱时节,别的地方都闹旱灾,唯独这里的井中有清凉凉的水——甜如甘露,滋润心田;历代累积的香火传承着古老神秘的传说——龙凤戏水,一直到现在。但不幸发生在五十年代。有人说,她是四旧,瞧,石像,石雕,古庙,烟火,哪一样不是封建主义的残渣?清!一夜功夫,她就面目全非。又有人说,在她这位置盖上房子不是更干净吗?于是,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了人间烟火的民房——在它的土地上,矗立起了一陈姓人家的私有住宅。

只有古井孤零零地留下来了,它似乎成了主角;娘娘庙虽不见了,但她做为村名世代传了下来。这里的人日日生活着,没有人去深究这村子的名字怎么这样奇怪,只是说有一个姑娘死后受封而得名;没有人去记录什么,只是口口相传,演绎着关于唯一幸存的古井的神奇。

上一篇:民间故事《刺杀》 下一篇:民间故事《重阳节》
猜你喜欢
苏芙雅玉容散
苏芙雅玉容散的词语属性 拼音s f y y rng sn拼音字母su fu ya yu rong san拼音首字母sfyyrs 苏芙雅玉容散的百科含义 【品 名】 苏芙雅玉容散植物粉 【成 分】 珍珠、鹰条白、白丁香、白鸡血、桃花、柿叶等二十多味中药。 【功 效】 玉容养颜、润白肌肤、去黄气、淡斑、收缩毛
密封罐铁圈
密封罐铁圈的词语属性 拼音m fng gun ti qun拼音字母mi feng guan tie quan拼音首字母mfgtq 密封罐铁圈的百科含义 密封罐卡圈具有耐热玻璃保鲜盒完全无气泡无冷纹,透明性高,能耐温度急变的能力比乐扣的格拉斯耐热玻 璃都要好, 但是价格却便宜很多哟。现在花钢化玻璃的价钱
活佛查询系统
活佛查询系统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f ch xn x tng拼音字母huo fo cha xun xi tong拼音首字母hfcxxt 活佛查询系统的百科含义 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是2016年1月18日上线的提供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认定、经政府批准的境内活佛的信息查询,可以查到活佛的8项信息,分别是照片、姓
原阳县公安局
原阳县公安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yng xin gng n j拼音字母yuan yang xian gong an ju拼音首字母yyxgaj 原阳县公安局的百科含义 贯彻落实国家公安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全省公安工作的有关规定,部署、指导、监督、检查全省公安工作。
特攻女神队
特攻女神队的词语属性 拼音t gng n shn du拼音字母te gong nv shen dui拼音首字母tgnsd 特攻女神队的百科含义 昔日贵族的场伯爵的独生女——的场惠美,在白天是百依百顺的乖乖女,但到了晚上惠美摇身一变成为女子帮派“月姬”的特攻队长,而且有「疯狗惠」的称号。
陈傅良
南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字君举,号止斋。以文名当世,师事薛季宣。乾道进士。教授泰州,改太学录。通判福州,为言官论罢。光宗立,由知桂阳军迁提举常平、茶盐转运判官。去朝十四年,始除吏部员外郎。轮对,极言赋敛之苛,宜以爱惜民力为本。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
郭榆生
郭榆生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y shng拼音字母guo yu sheng拼音首字母gys 郭榆生的百科含义 郭榆生,男、1954年生,陕西人。198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该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作与教学,研究主攻课题为传统油画技法与当代油画表现手法的融合,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业具有一定的
七种辩
七种辩的词语属性 拼音q zhng bin拼音字母qi zhong bian拼音首字母qzb 七种辩的百科含义 七种辩,谓菩萨七种殊胜之辩慧。又作七辩,佛教用语。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八幻听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五所载,七辩为:(1)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2)利辩,有人虽能捷疾,但
计穷力竭
计穷力竭的词语属性 拼音j qing l ji拼音字母ji qiong li jie拼音首字母jqlj 计穷力竭的词语解释计穷力竭[ j qing l ji ]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计穷力竭的百科含义 计穷力竭是中国汉语里的成语。【释义】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词目】计穷力竭【读音
苍羚
苍羚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lng拼音字母cang ling拼音首字母cl 苍羚的百科含义 鹿瞪羚(学名:Nanger dam)主要为淡褐色,但头部、臂部而至腹部并延伸至四肢均为白色,颈上有一白点。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适于吃草。生活于非洲
桐城市工商局
桐城市工商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chng sh gng shng j拼音字母tong cheng shi gong shang ju拼音首字母tcsgsj 桐城市工商局的百科含义 桐城市工商局是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合法市场主体地位,监督管理市场上各种经
薪金宝
薪金宝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jn bo拼音字母xin jin bao拼音首字母xjb 薪金宝的百科含义 “薪金宝”即“华夏薪金宝”,由中信银行联合华夏基金于2014年7月23日推出,目的是在第二代货基基础上全面升级,开启货币基金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