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君子图


民国年间,北平有位张三爷,是盐业银行的董事、着名的收藏家,也是个京剧票友。

这天,三爷正在琉璃厂的书画摊前溜达,忽听一阵胡琴声,十分悲怆。他心中好奇,顺着声音寻了过去,见一中年男人独坐小凳,正在自拉自唱《秦琼买马》。

三爷走近,发现地上摆了张纸,写着“画卖有缘人”几个瘦金大字,却不见要卖的画。三爷没吭声儿,听中年人唱完一段后才问:“先生,您卖的画呢?”

不料,中年人却反问:“您识画吗?”三爷愣了一下说:“略懂一二。”中年人盯着他瞅了一会儿,说:“请。”他起身带着三爷进了身后的小楼。

两人进了二楼一间屋,里面一桌一床,别无他物。床上躺个小孩,看样子在发烧。中年人展开一幅绢本说:“您瞧瞧。”画面上仅一根墨竹、一丛兰花,是幅《君子图》,但没有落款。三爷端详了片刻,问:“您收藏的?”中年人眼睛红了:“三十年了,要不是……”

三爷又瞅了一眼小孩,忽然掏出一卷钱放在桌上:“赶紧去给孩子瞧病吧。”说完,他离开了小楼。

后来,三爷听人说,中年人叫梅自傲,靠给古玩铺记账谋生,为人孤高清傲,胡琴京戏都会,对书画也颇有眼力见儿。

半月后的一天,三爷路过琉璃厂,忽然想起梅自傲,便上小楼敲了几下门,却无人应声,一问隔壁才知道,今儿早上,梅自傲被侦缉队逮走了,据说是卖假画,被买主告了!

三爷心中“咯噔”一下,落在侦缉队手里,不死也得被扒层皮,于是他急忙赶到了侦缉队。见到侦缉队长后,三爷说明来意,把一叠“联银券”塞进了他兜里。队长立马眉开眼笑,忙说放人。

第二天早上,梅自傲便来谢恩了。三爷还礼后问道:“梅先生,您怎么被侦缉队给瞄上了?”

梅自傲有些不好意思:“说来惭愧,有个老乡在我那儿暂住,谁知他打着我的旗号,把一幅假画卖给了个二把刀。二把刀找人鉴别后,告到了侦缉队。得亏先生出手相救,请容我日后报答!”

三爷连忙摆手:“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梅自傲却十分较真,追问花了多少钱,三爷笑而不答。梅自傲无奈之下,隔天送来一个信封,三爷打开一瞅,里面竟是梅自傲写的借据,其中包括了上次给孩子治病的钱。

不久之后,梅自傲忽然找上门来,说他得到一个信儿,有人想卖李白题款的《上阳台帖》,问三爷想不想收藏。三爷大喜,两人立马赶到卖主家中。见到字帖后,三爷爱不释手,卖主见状说:“日本人出五万,您要是出价比他们高,就匀给您。”

要价过高,三爷听后没有言语,梅自傲却厉声质问卖主:“身为炎黄子孙,却见利忘义,要把传世墨宝卖给日本人,你想被后世唾骂吗?”卖主无言以对,最后同意三万元转手。

回来后,三爷请来书画界名流鉴赏《上阳台帖》,不料,有人说是李白真迹,有人说是宋人伪作,莫衷一是。三爷心里犯起了嘀咕,梅自傲却力排众议:“据梅某所知,这是唯一传世至今的李白题款之作。我们收藏,藏的是文化价值,真真假假,难道就这么重要吗?”

三爷如醍醐灌顶,连连点头。后经专家多次鉴定,《上阳台帖》确为李白真迹。

自此,但凡三爷遇到真伪难辨的字画,都要请梅自傲掌眼,事后酬谢时,却均被他谢绝。三爷知道梅自傲过得清苦,隔一段日子,就打发管家暗中送去一袋白面。次日,他一准儿会收到梅自傲送来的借据。时间长了,三爷的抽屉里多出了十几张借据。

半年后的一天,梅自傲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说张三爷去上海核查账目,却遭到绑架,被勒索200根金条!

梅自傲心急如焚,立马乘船赶到上海。见到张夫人后他才知道,三爷把几乎全部的积蓄都用来买了藏品,就连20根金条一时也难以凑齐。梅自傲急道:“这可怎么办啊?”

张夫人说:“绑匪送来口信,只要老爷交出《上阳台帖》,就答应放人。我想去劝劝他。”梅自傲却断然摇头:“三爷绝不会答应!”

不出梅自傲所料,三爷一口回绝了夫人的劝说。张夫人和梅自傲只能干着急,一点辙也没有。

这天早上,梅自傲对张夫人说出去一趟,就匆匆离开了,到了傍晚也没回来。张夫人正着急,一个用人跑来说:“夫人,梅先生被极司菲尔路76号的汉奸打死啦!”

张夫人大吃一惊,急忙赶到极司菲尔路,见梅自傲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中。她吓坏了,慌忙把梅自傲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后来,在金融界人士的斡旋下,绑匪收了20根金条,把三爷放了出来。三爷听说梅自傲重伤的消息后,立马赶到医院看望。

梅自傲不好意思地看着三爷:“真对不住,原本是来帮忙救您,结果一听绑匪想讹《上阳台帖》,明摆着背后是日本人,我一来气儿,写了一沓子声讨书到76号门口发,谁知那帮汉奸狗急跳墙,对我下了狠手。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三爷紧握住梅自傲的手:“自傲,您是唯一赴沪来看我的人,我已感激不尽,怎么会怪您呢?”

一个月后,梅自傲痊愈出院,右腿却瘸了。回京后,大伙儿前来探望三爷,梅自傲高兴之余,唱了一段《霸王别姬》助兴。

第二天上午,等三爷醒来后,夫人递来一个信封:“老爷,梅先生离开了。”

三爷打开信封一瞅,是两张便笺和借据。便笺上写道:三爷,原谅我不辞而别。珍重!借据则是梅自傲在上海住院期间的全部开销。三爷想起昨晚他唱的京剧,慨然长叹:“这个自傲啊!”

后面几年中,百姓困苦不堪。三爷十分挂念梅自傲,多次托人打听,却始终杳无音信。

一天傍晚,梅自傲的独子小梅突然寻上门来,见着三爷后,“扑通”一跪哭了起来:“叔,我爹他……走了。”

三爷大吃一惊,一问才知道,梅自傲搬到了天桥住。半个月前,他不小心染了风寒,无钱医治,再加上饥饿体虚,不幸离世。

三爷追问:“为啥不来找我啊?”小梅哽咽着回答:“我爹说,您也不宽裕,不能再给您添麻烦了。”三爷心痛不已,让夫人拿出一些现钱,让小梅先去买棺材,他明天一早就过去。

第二天,三爷来到天桥,发现梅家一贫如洗。望着梅自傲的灵牌,他心中凄凉,不由得叫了声“自傲啊——”,就唱起了《卧龙吊孝》。

唱着唱着,他忽然掏出一卷纸条,一条条地放进火盆里烧。一旁的小梅发现,那竟是爹写的借据,他急忙抓住三爷的手:“叔,这借据烧不得啊!”三爷却不理,把剩余的借据全扔进盆里,瞬间化为灰烬……

办完丧事后,小梅拿出一个画盒:“叔,我爹临走前,叮嘱我把这画送给您,留个念想。”

三爷接了过来,回家后打开画,发现竟是那幅《君子图》。他十分纳闷,依自傲的眼力,绝不会收藏一幅无名之作,这究竟是谁的画呢?

北平光复后,三爷特意请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专家仔细看完后,一脸惊喜地指着画中的兰花:“您仔细瞧瞧这儿。”三爷拿放大镜一瞧,终于发现兰花丛中隐隐现出俩字:范宽。

这是北宋着名画家范宽的隐字款!

三爷立马坐车直奔天桥,想把画还给小梅,谁知早已人去屋空。回来后,他看着这幅稀世名画,不由得泪流满面……

上一篇:禁猪令 下一篇:猫兄
猜你喜欢
都市文化报
都市文化报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 wn hu bo拼音字母du shi wen hua bao拼音首字母dswhb 都市文化报的百科含义 《都市文化报》每周四出版,深刻的背景分析,精彩的人文读本,有趣的阅读形式是其突出的亮点,她以独特的视角提供有关时政、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重要热点议题的
营养保健
营养保健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yng bo jin拼音字母ying yang bao jian拼音首字母yybj 营养保健的百科含义 营养保健是指在生活中注意营养的搭配来达到保健的作用。健康的五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快乐心情、戒烟限酒、良好睡眠。
兴国豆腐
兴国豆腐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gu du f拼音字母xing guo dou fu拼音首字母xgdf 兴国豆腐的百科含义 此菜是兴国民间传统菜,当地俗称“粉豆腐”。
安和署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礼部仪凤司,设于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事。置署令、丞、管勾各二员。官署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置,秩正七品,后升为从五品。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翻之事。其官有署令二人,署丞二人,管勾二人,协
郭治安
郭治安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zh n拼音字母guo zhi an拼音首字母gza 郭治安的百科含义 郭治安 男。中医高级讲师,副主任医师。
《带围宽》来历意思解释
同“带惊剩眼”。宋 陆淞《瑞鹤仙》词:“怅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伸缩软管
伸缩软管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 su run gun拼音字母shen suo ruan guan拼音首字母ssrg 伸缩软管的百科含义 伸缩软管广泛应用在散粮,粉料装卸中。在粮食的运输装卸过程中,散粮的装卸工作是经常进行的。常用的设备有卸粮溜管等。
宜兴市物价局
宜兴市物价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y xng sh w ji j拼音字母yi xing shi wu jia ju拼音首字母yxswjj 宜兴市物价局的百科含义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江苏省价格管理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草拟全市价格管理规范性文件;编制价格改革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并组
蔷薇男爵之吻
蔷薇男爵之吻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g wi nn ju zh wn拼音字母qiang wei nan jue zhi wen拼音首字母qwnjzw 蔷薇男爵之吻的百科含义 《蔷薇男爵之吻》是珂蓝玥(红袖添香笔名)写的一部唯美吸血鬼爱情小说,连载于红袖添香小说网,该小说获红袖添香2009年度风尚奖。
老奶奶花生
老奶奶花生的词语属性 拼音lo ni ni hu shng拼音字母lao nai nai hua sheng拼音首字母lnnhs 老奶奶花生的百科含义 《老奶奶的花生》是一款休闲小游戏,游戏大小为505K。
方得始终
方得始终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d sh zhng拼音字母fang de shi zhong拼音首字母fdsz 方得始终的百科含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凌茜,本书讲述了在我们没有走到最后却丢掉了最初的那颗心时,请扪心自问是否真的有去坚持过,去尽力争取过。
铭记
  有一位老太太,儿子长年在北京工作。儿子得知老太太病危,急忙往回赶。其实老太太已经没有生命指望了,我们为了等她儿子,就让呼吸机一直吹着,液体慢慢地滴着。儿子来了以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抢救室哭得死去活来,恨自己没有回报过母亲,而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