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汉朝公主被迫乱伦 爷爷的老婆嫁给孙子


红潮导语:爷爷的老婆嫁给孙子,这叫什么事啊?中原称此为“乱伦”,连禽兽都不如。刘细君气得浑身颤抖,拂袖而去,回屋就向长安呈递奏章。

  胸脯换和平

  远嫁和亲,往往被后人津津乐道。奇怪,这种下三烂的缓兵之计,怎么好意思忝列正史呢?职业政治家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为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汉武帝就这样,战场上打不赢,就钻进敌人被窝里找便宜。甭管怎么着,似乎只要保住了皇上,就会庇佑了天下苍生。

  送到敌人床上的女孩儿自然不是皇上的亲骨肉。从宫女堆里找一个模样俊美的,打扮打扮,登车走人。很快,这种瞒天过海的戏法就被人识破了,有的“公主”还被退了回来。真难堪啊,有什么办法呢?打不过人家,只得捏着鼻子安排下一次和亲。

  剽悍的匈奴人,是大汉的心腹之患和冤家对头。未央宫里的汉武帝一边喘粗气,一边寻思灭敌良策。他决心在当国之年,干掉匈奴。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张骞第二次请缨,出使西域各国。

  三年后,张骞不辱使命,回到了长安,给刘彻绘声绘色地描述天边的乌孙国。刘彻没想到玉门关外,还有如此兵强马壮的国家。这片地域,就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流域一带。《汉书》里说:“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刘彻边听汇报,边盘算着怎样才能联合这个西域强国,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说:“今乌孙虽强大,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兄弟,以制匈奴。”这番话正碰到了刘彻心坎上。

  牵制匈奴,拉拢乌孙,好主意!可惜,招数老套。所谓“妻以公主”,无非是把本国少女,送到外族床上。和亲,貌似修好,实为“示弱”。这种外交妥协,只能赚来极其短暂的喘息。汉武帝紧皱双眉,闷闷不乐。除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拿胸脯换和平”?大汉的男人都死绝了吗?!

  元狩四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举行盛大仪式,为大使张骞把盏饯行。好阔的使团!上上下下多达人,各领两匹骏马,外加牛羊万头,以及金银珠宝、丝绸布帛等数以万计。这次出使,意图很明确:把乌孙拉过来。最好,东西夹击,干掉匈奴。

  可惜,这副如意算盘,乌孙没敢接。其一,大汉太远,遥不可知,谁肯做隔山买牛的蠢事?其二,匈奴太强,咄咄逼人,犯不着为一门婚事得罪一户近邻。乌孙国王老奸巨猾,不见兔子不撒鹰。张骞等于热脸贴了冷屁股,不得不空着双手,游说其他国家去了。好在乌孙人也想把匈奴扳倒,他们看张骞并非说大话、拾小钱的江湖骗子,权衡再三,终于在汉使返京的路上,派出了自己的观察团。至此,两国才算挂上了钩。

  元封六年(公元前年),乌孙使臣喜气洋洋地赶到长安,他牵来骏马匹,并替自家国王登门求亲。刘彻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看来,乌孙人已经心甘情愿地跳上了大汉这条船。

  到哪里都受委屈

  驻留江都的细君姑娘,深居简出,郁郁寡欢。落花无心逐流水,刘细君韶华不再,如今已是岁的老闺女了。名花无主,茕茕孑立,她望着铜镜里憔悴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还能怎么样呢?梳洗打扮,焚香抚琴,喝茶听曲,写诗作赋……唉,无非是清汤寡水地打发光阴!

  忽然,门外响起天使官刺耳的传旨声:刘细君下嫁乌孙国,即日赴京。

  长安城里的万岁爷,总算想起了江都这门穷亲戚。皇恩浩荡,竟然要一位孤女替朝廷跑到天边,嫁给一个陌生人。刘细君微微地张开嘴唇,漂亮的眼睛里充溢着惶恐、疑虑。不知此去,究竟是福,还是祸?

  圣命难违,走吧。仆从、车帐就等在门外,刘细君忐忑不安地踏上行程。天上飘着雨,江南、江北一片迷茫。这次远行,她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一路颠簸,赶到了安徽灵璧。雨住云收,刘细君停车驻马,在一处山岩前悄然伫立。她手抚巨石,东望乡关,久久不忍离去。眼泪扑簌簌地落,思乡之痛宛若刀割。父母死了,撇下孤苦伶仃的女儿寄人篱下地生活。如今,性命也化作风中的柳絮了,究竟飘向哪儿,落到哪儿,谁知道啊?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把人叫做“会思想的芦苇”,会思想,毕竟还是芦苇,太容易折了,指不定哪天就蹬腿咽气。常说,一场灾难一层皮,即便你坚强,能咬牙挺过来,也会大伤元气。表面看来精气神十足,恐怕灵魂深处,早就支离破碎了。

  刘细君预感不妙,可能再也见不到杏花春雨听不见月下蛙鸣了。生命连根拔起,耳边都能听到断肠之声。据说,情到痛处,力透石背,她“腕节分明”的手痕居然印在了石头上。尽管这是故事大王的捏造,后人的添油加醋,但青石手印被反复雕凿、研磨,渐渐地变成了一道响亮的风景,人称“灵璧手印”。元朝钱塘诗人钱惟善还特意写了一首《灵璧手印篇》,把这段传说渲染得有鼻子有眼:“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

  一步一回头,家乡渐远。刘细君终于擦干了思乡泪,披星戴月地赶路,穿江淮、过中原,好不容易挨到了八水长安……

  汉武帝极为隆重地接待他这位孙女。先册封她为公主,“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差不多给刘细君增设了一座“袖珍宫院”。请人家去卖命、去献身,总得给几颗甜枣吃吧。关键是哄着姑娘把活儿干好:你远嫁他乡,就是替朝廷笼络乌孙,达成联手对付匈奴的战略局面。孩子,朕也舍不得你呀。没办法,先委屈委屈吧,为江山社稷,为天下黎民……

  细君公主能说什么?只有乖乖地听话。乌孙在哪儿呢?要嫁的国王是谁?那个人长相怎样,禀性如何?……敢问吗?皇上召见,无非是通知一声,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细君公主垂下眼帘,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包括朝廷的和亲大计,还有她身不由己的薄命。毡车外,彩旗招展,鼓乐喧天;绣帘内,佳人盛装,双眸含泪。走吧,隔窗一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温柔的钉子

  八千九百里,快赶上唐僧师徒上西天了。千山万水,风一程,雨一程,总算挨到了赤谷城。大汉公主来了!乌孙国都,万人空巷。国王的毡房,也装饰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

  细君公主礼节性地微笑着,她幻想老天垂怜,给自己一次机会,希望未曾见面的夫婿英俊一点,即将开始的新婚生活恩爱一点。如果能饱享天伦之乐,也算因祸得福了。正胡思乱想呢,帐帘一挑,夫婿就站在面前。姑娘秋波流转,轻轻抬起了细长的眼睛。这一看,差点没有把刘细君吓死:这哪是什么夫婿,我姥爷活着都比他年轻!

  这个糟老头子,山羊胡儿雪白,瘪嘴儿洞开。他披红戴绿,正在仆从的簇拥下,眯缝着眼睛,颤颤巍巍地端详远道而来的新娘。

  这就是乌孙国至高无上的国王老昆莫猎骄靡。嫁他?真坑死人了!刘细君呆呆地坐在原地,麻木而绝望。可是,她做梦也想不到,苦日子刚开头儿。为完成大汉皇帝重托,起码还要跨过五道“险关”。

  首先,言语不通。

  交流,是人类摆脱孤独的唯一手段。《圣经》里记载了“巴别塔”的典故。操着同一种语言的人类妄图修建一座通天的“巴别塔”跟上帝见面。眼看就要得手了,不想,上帝震怒,他要惩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方法很简单,打乱天下的语言。于是,方言四起,谁也听不懂谁。交流一出障碍,人类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巴别塔”功亏一篑,沦为烂尾工程。丧失了语言功能,人就死了一大半。

  刘细君的嘴巴在这里沉默了,她哪里听得懂这些嘀哩嘟噜的“番邦话”呢?

  其次,饮食起居不便。

  乌孙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骑射游牧,流动性很强,饮食起居自然和中原不同。没有飞檐斗拱、纸窗瓦屋,老老少少就滚在一顶帐篷里。吃牛肉,喝羊奶,腥膻刺鼻,哪有应季时蔬,色香味俱全?无论如何,老夫婿也不忍叫新娘子皱着眉头过活。他一边命人盖房,“别具宫室”;一边加火,遮掩腥膻的口味。可还是不行,细君公主的胃口彻底被摧毁了,一见肉盘奶杯,就犯恶心。恶心也得捏着鼻子吃,不吃怎么办?下顿还是这个。

  其三,夫妻感情冷漠。

  老夫少妻不算硬伤,最要紧的是恩爱。偏偏老夫婿是个“棺材瓤子”,根本打不起精神来疼媳妇儿。漫说陪伴,彼此见面都极少。你住你的宫室,我住我的帐篷,平时不来往,只逢年过节才碰个头儿。所谓夫妻,不过是挂个虚名而已。刘细君,无非是大汉朝廷一颗钉子,扎扎实实地钉在乌孙的土地上。

  青灯漫挑,月华盈窗,背井离乡的女人痛苦地捏起毛笔,她将满腹心事一笔一画,托付给了细密的竹简。笔下出现了一首《悲愁歌》,又名《黄鹄歌》,诗中写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她也只能在诗歌里,变成鸟儿,飞回家乡。

  据说,《悲愁歌》刚传到长安,便满城争诵。汉武帝读罢,沉吟无语。他何尝不愿骨肉团聚?可惜,贵为国君,他也爱莫能助。《汉书》里说:“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娘家隔三差五地送几尺花布来,也算一点安慰,有聊胜于无吧。

  其四,对手在侧。

  眼巴巴地看着大汉、乌孙联姻,匈奴人极为恼火。和亲是什么意思?拉拢哥们儿,俩打一个,这不是党同伐异吗?如果刘彻的意图得以实现,匈奴必将腹背受敌。单于眼珠儿一转,决定“掺沙子”。

  中原出美女,草原也有好姑娘,不就是“和亲”吗?你送我也送。刘细君正微蹙蛾眉,创作她的《悲愁歌》呢,匈奴女子也赶来拜堂了。明摆着,插进一个冤家对头。虽非情敌,却关生死。细君公主哪还顾得上写诗?她是个熟知礼仪、见过世面的奇女子。国事大如天,紧要关头,就得站出来,独当一面。

  双喜临门了!老昆莫浑浊的眼球闪耀着亢奋的光芒。他可是位久经沙场的老手,身边这俩小妞儿意欲何为,老头儿一清二楚。干脆,谁也不得罪。封汉家公主为“右夫人”,匈奴姑娘为“左夫人”。大伙儿一口锅里抡马勺,相安无事比什么都好。

  老昆莫可以和稀泥,刘细君绝不大撒把。看得出来,匈奴女子登门就高三分:更年轻,更泼辣,更熟悉弓马骑射。这样的姑娘,当然受宠。如果仅凭端架子、使性子、争风吃醋,恐怕谁也休想达到目的。细君公主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新来的小妹妹,脸上浮现出一丝高贵的笑容。

  对手在侧,只有牢牢掌握老昆莫才能驾驭时局。她处变不惊,利用屈指可数的见面机会,向老昆莫施加影响力。《外戚传》一笔带过:“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舍得花钱,上下通吃,谁不待见彬彬有礼的“活财神”呢?刘细君真诚、练达,很快就成了老昆莫最倚重、最宠信的“贤内助”。汉武帝这颗钉子,算是楔到头儿了。

  其五,被逼“转嫁”。

  与老昆莫一次的密谈,让刘细君犹如五雷轰顶。

  其实老头儿也是好心,他一声长叹,说:“我来日不多,趁着一息尚在,就把你嫁给我的孙子军须靡吧。我有个儿子,可都不成器。军须靡早晚是乌孙之主。即使你不愿意,按照风俗,我百年之后,军须靡也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你……横竖都一样,你就从了吧。”

  爷爷的老婆嫁给孙子,这叫什么事啊?中原称此为“乱伦”,连禽兽都不如。刘细君气得浑身颤抖,拂袖而去,回屋就向长安呈递奏章。

  汉武帝能说什么?为了和亲大计,还是忍着吧。主意就一个:“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皇帝的意志,就是公主的命。刘细君不得不低下了倔强的头,在嘈杂的号角声中,“转嫁”给了乌孙国未来的主人军须靡。两年后,老昆莫果然撒手西去,军须靡接管朝堂大权。不久,刘细君产下了一名漂亮的女婴,取名为少夫。

上一篇:赵云怎么死的?赵云死因真相是否是绣花针惹的祸 下一篇:项羽火烧阿房宫背后的惊天秘密
猜你喜欢
铁北区
铁北区的词语属性 拼音ti bi q拼音字母tie bei qu拼音首字母tbq 铁北区的百科含义 铁北区,旧区名。1955年由锦州市第四区改置。在今辽宁省锦州市区北部。同年撤销,分别并入古塔、锦华、锦铁三区。
鳢形目
鳢形目的词语属性 拼音l xng m拼音字母li xing mu拼音首字母lxm 鳢形目的百科含义 鳢形目Ophicoephaliformes体被圆鳞。颌舌弓与第1鳃弓的上鳃骨形成褶鳃呼吸器,副鳃腔及咽喉分布有很多微血管,两者可进行短暂的呼吸,主要靠鱼鳔呼吸。鳍无棘,腹鳍则为前腹位。形呈长棒状,头
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的词语属性 拼音t nng c sh拼音字母ti neng ce shi拼音首字母tncs 体能测试的百科含义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等的物质基础。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推行成年人体质测定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
张竞
张竞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jng拼音字母zhang jing拼音首字母zj 张竞的百科含义 张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班。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主要作品有:《龙门驿站》。
乐来购
乐来购的词语属性 拼音l li gu拼音字母le lai gou拼音首字母llg 乐来购的百科含义 乐来购分销平台是乐来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设的国内首家集返利、折扣 、分享为一体的纯买家购物社区。
李梅丽
李梅丽的词语属性 拼音l mi l拼音字母li mei li拼音首字母lml 李梅丽的百科含义 姓名:李梅丽(이매리 )生日:1972.1.11 出道:1994年1 女,韩国 职业:MC 电视剧: 2006MBC《寻找多萝茜》 2006KBS《那女人的选择》 2007KBS《仁顺很美丽》 2008MB
《一匹锦》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文才。《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
徐立平
徐立平的词语属性 拼音x l png拼音字母xu li ping拼音首字母xlp 徐立平的百科含义 徐立平,男,汉族,1959年6月出生,贵州黔西人,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副书记。
血色年代
血色年代的词语属性 拼音xu s nin di拼音字母xue se nian dai拼音首字母xsnd 血色年代的百科含义 《血色年代》是连载于17k小说网的小说,作者是锦衣尉。
北京文艺
北京文艺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jng wn y拼音字母bei jing wen yi拼音首字母bjwy 北京文艺的百科含义 《北京文艺》是1950年8月10日创刊的,是《雷雨》诞生之地。
马笑舒
马笑舒的词语属性 拼音m xio sh拼音字母ma xiao shu拼音首字母mxs 马笑舒的百科含义 马笑舒,1986年4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央电视台 科教频道 《原来如此》的节目主持人,也是2011年凤凰卫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最具网络人气奖得主。
五刑
五刑的词语属性 拼音w xng拼音字母wu xing拼音首字母wx 五刑的词语解释五刑[ w xng ] 中国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通常指殷周时期的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yì,割鼻)、剕(fèi,割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处死)等五种刑罚。也指隋代至清代